资讯
在工作中学习:如何利用工作场所的学习来获得最大的生产力
文/Chiradeep BasuMallick
德勤报告称,学习是2019年人力资源面临的最大挑战。尽管增加了学习与发展(L&D)项目的预算,但员工的学习偏好与工作场所可用的L&D选项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在本文中,我们讨论:
将学习融入工作流程的需要
2019年对L&D从业者的三项建议
为什么未来会出现无处不在的“学习体验平台”
如果领导和一线员工都没有适当的薪酬福利,员工将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生产力水平可能会下降。这就是德勤2019年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将学习列为最大挑战的原因。此外,现代求职者把学习机会作为加入一个组织的主要动力,认为这是他们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打断常规工作流程的一次性课堂教学实际上可能会阻碍生产力,而不是增加生产力。因此,将工作场所的学习融入工作流程是前进的方向。
案例学习在工作的流程中进行
根据领英2019年职场学习报告,越来越多的员工正在寻找新的学习方法,将其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并与手头的任务相关。这可以显著提高生产力,因为学习是在最需要的时候进行的。考虑一下LinkedIn报告中的以下观点:
74%的员工在工作之余渴望学习。这就平衡了预期的生产力水平和工作场所的学习。
从2018年到2019年,移动学习的需求增长了5%,这表明对随时随地、在任何设备上方便授课的需求正在上升。
微学习是今年讨论的重点领域之一,因为它提供了小容量的课程,可以很容易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和吸收。
显然,职场学习现在与生产力有着内在的联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选择重新裁减现有员工(而不是聘用新人才),职场学习在2019年变得重要起来。
如何将职场学习与工作效率结合起来
在过去的几年里,“敏捷”已经成为企业运营的一个流行词。例如,产品开发已经转向基于spring的模型,以交错的方式完成微段并发布。
它还支持DevOps, DevOps将设计、开发、安全、测试和操作等各种步骤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类似地,设计思维被采用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由不断的评审、反馈和迭代来指导。
受这些趋势的启发,是时候让工作场所的学习变得更加协作、联系和实时部署了。这意味着:
1. 寻找机会将学习模块嵌入到工作流中
员工们现在在工作日使用各种各样的设备和平台。这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员工在任何时候都能知道自己在哪里。适用于各种设备的Microlesson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您创建一个“学习氛围”,在这里员工可以获得见解,而不会明显影响生产力。从移动通知到应用程序内的学习机器人,这种可能性是无限的。
2. 个性化学习以满足员工的即时需求
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是平等的;因此,虽然一名员工更喜欢长时间的、基于文本的课程,但另一名员工可能更喜欢视频学习。对于现代雇主来说,将个性化因素纳入职场学习非常重要,以不同的形式提供相同的课程,以适应个人的便利。这应该与移动学习平台相连接,这样员工就不需要登录到他们的工作设备上,无论何时他们想要回答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仅仅是对一个话题感兴趣。
3.提供超越个人目标的基于团队的学习材料
今天,个人的职业成功直接与他们所在的团队或部门有关。基于团队的工作场所学习解决方案鼓励协作的L&D以及众包想法。例如,负责基于帐户的营销(ABM)的人可能会与处理社交媒体的同事分享有价值的见解。联合学习空间对于雇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希望将L&D作为组织生产力的驱动力来实施。
职场学习的未来“无处不在”
有趣的是,L&D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提高生产率。2017年,预算是研发专业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据领英报道,2019年,只有27%的公司受到预算限制,而43%的公司预计预算会增加。这意味着,很大一部分资金将用于重新裁减/提高劳动力技能。
然而,在不考虑当前员工偏好的情况下在错误的领域进行投资,会降低投资回报率,进而降低生产率。2019年,职场学习将变得“无处不在”——容易获取,不受特定设备或平台的限制,并来自各种存储库,以满足每位员工的需求。这个想法的高潮可能是“学习体验平台”,它是LMS的一个新时代的继承者,LMS优先于协议,将技能与生产力联系起来。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Learning at Work: How to Deploy Workplace Learning for Maximum Productivity
资讯
【美国】人才智能平台Eightfold正式发布RPA Talent Connect,利用自动化的力量加快人才管理效率
文/Mayuri Chaudhary
Eightfold,第一个人才智能平台的创造者,宣布发布Eightfold RPA Talent Connect,将任何现有的人才管理系统与Eightfold人才智能平台集成。通过这次发布,Eightfold成为第一家提供人才解决方案的公司,而不再受企业客户使用的遗留系统类型的限制。
通过这种双向集成,客户可以维护成功的记录系统和工作流,同时获得Eightfold人才智能平台的优势。Eightfold RPA Talent Connect集成了申请人跟踪系统、人力资本管理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包含有价值数据点的关键系统,这些数据点可以通过人才智能平台解锁。
“为了给我们的客户带来最大的影响,确保Eightfold人才智能平台与人才管理生命周期中的所有记录系统无缝集成是至关重要的,”Eightfold人才智能的首席技术官和创始人Varun Kacholia说:“Eightfold RPA Talent Connect使我们能够利用自动化的力量,加快客户的能力,提高招聘、留住和多样性,从而减轻客户的IT负担。”
Eightfold RPA Talent Connect通过自动化从现有系统根据需要输入和提取数据的过程来工作。此功能可与API结合使用,并克服API的任何限制。“企业可能很难运行依赖于API的关键流程,这可能不适用于客户需要实时访问的所有数据,或者可能无法适应软件变化,”Kacholia评论道。“我们希望让人才专业人士能够在一个系统内完成工作,消除因使用多点解决方案而产生的挫败感。”
已经与多个客户一起使用的Eightfold RPA技术对于与本土系统和不再支持的系统集成特别有用。这项技术对于同时使用许多不同系统的公司也很有帮助,使这些公司能够使用Eightfold作为智能系统,同时保留现有的记录系统。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Eightfold Introduces RPA Talent Connect
相关阅读:Eightfold使用AI为求职者匹配空缺职位
Eightfold为人工智能筹集2800万美元,用于雇佣候选人
资讯
利用员工体验推动人力资源转型
文/Jessica Miller-Merrell
在2019年6月的年度人力资源管理大会上,有那么多令人惊叹的研讨会和会议,很难选择参加哪个,但我提前就知道,人力资源转型将是我的首要任务。在此之前,我已经介绍过员工体验和人力资源转型,因为它与同理心和设计思维有关。
有鉴于此,我参加了由合伙人马塞洛•戈迪尼奥•里贝罗(Marcelo Godinho Ribeiro)、安永(EY)合伙人奥利弗•镰仓(Oliver Kamakura)和安永(Ernst & Young)合伙人共同主持的人力资源管理研讨会。以巴西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转型项目为例,该项目挑战了其人力资源职能,使其从服务提供商演变为经验设计师。使用案例研究,里贝罗和镰仓覆盖了旅程开始于组织目标和员工价值主张(执行),通过公司领导的角色识别改进的区域使用数据,如何让你的员工通过促进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敏捷和设计思维和转换。
作为人力资源转型的高级大纲,里贝罗和镰仓涉及四个具体领域:
员工体验的力量转化之旅。
人力资源应如何成为领导变革的战略参与者。
在确保转型成功的过程中,管理层的支持是多么的必要。
加强转变和变革过程中人为因素的重要性。
同理心是理解员工体验在转变过程中的力量的关键,也是设计思维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组织变革的研究表明,所有的领导者都同意:如果你想领导一个成功的变革,有效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应用同理心需要一个自我意识的视角来获得对员工体验更丰富和更深入的理解。它还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你的客户和客户,以及你的员工,因为应用同理心让你与同事、同事和员工建立联系,并理解他们。这对于创造一种重视和鼓励员工和个人的想法和贡献的职场文化非常重要。同理心是在转变和改变过程中加强人的因素的关键。
我一直支持将人力资源作为引领变革的战略伙伴。虽然人力资源通常被视为一种行政职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演变为推动工作场所变革的驱动力。人力资源部门将负责加强人力资源的“人力”方面,这才是真正吸引你的员工并提升你的员工体验的地方。
这让我们回到设计思维。它以人为本,考虑到最终用户的所有需求和关注。设计思维提供了一个关注用户体验的框架,通过深入了解客户,或者HR的情况下,候选人或员工。我喜欢Marcelo和Oliver分享的这个案例研究。在人力资源和员工敬业度的保护伞下,看到同理心和设计思维过程发挥作用,感觉很棒。
我们本能地发展以重复活动和常用知识为模型的思维模式。这可以帮助我们在相似或熟悉的情况下快速地应用相同的行为和知识,但它们也有可能阻止我们快速而容易地访问或开发新的方法来看待、理解和解决问题。设计思维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和理解用户如何与产品交互,以及调查用户操作的条件来改进产品。这就是猜测和分析的区别。
设计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深入挖掘的方式;它帮助我们进行正确的研究,并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原型化和测试,从而发现改进产品、服务或设计的新方法。设计思维通过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为我们提供数据点,它通常被称为“跳出框框”的思维。
未来——为了在今天的人才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并与我们的员工息息相关,人力资源团队将从设计项目转向设计体验。这使我们能够变得更具战略性,并在我们的组织内实现向以人为中心的员工体验的转变。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Using Employee Experience to Drive HR Transformation #SHRM19
资讯
什么是人才采购?定义、过程、策略与实例
文/ Prarthana Ghosh
在今天的候选人主导的就业市场中,争夺,保障和保持合适的人才已经远远超过填补直接职位空缺。人才采购是以时间效率和成本效益的方式获得最佳人才的第一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有效人才采购的流程和策略。
目录
什么是人才采购?
人才采购过程
人才采购策略,以雇用最合适的员工
什么是人才采购?
人才采购被定义为一种结构化方法,用于识别,参与和联系最适合的潜在候选人的相关人才库,旨在为当前和未来的职位生成稳定的候选流程。
这个过程的核心是将人才转变为候选人。因此,人才采购是招聘的关键部分 - 通常是起点 - 也是构建强大人才管道的重要方面。与需要专注于端到端人才获取流程(将申请人转换为员工)的招聘人员不同,资源管理员专注于冷呼叫和乏味的网络,以构建包容性搜索字符串。
资源管理者不仅需要能够产生潜在客户,还需要对组织以及他们在寻找人才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产生兴趣。例如,如果组织A正在寻找能够在一个月内加入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则需要尽可能广泛地投入人才网络以创建全面的人才库,同时牢记工作描述的具体细节,性质人才需求,时间限制和人才组织期望。执行人才采购的关键方面如何影响人才获取(TA)流程的整体执行情况。还控制了获得正确的候选人所需的时间和最终雇员的质量。
人才采购流程
寻找合适人才的过程始于了解即时和长期人才需求。该分析是导致职业描述可以指导量化和合格候选人的原因。一旦职位描述到位,就可以投入人才网以吸引最佳人选。这是正确的雇主品牌和采购战略发挥作用的地方。您可以利用的人才库决定您最终获得的人才类型。因此,了解市场至关重要,因为重新评估采购策略,征求充分的反馈意见并改善流程周期。总而言之,人才采购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基于业务增长需求的人才需求分析
准备工作描述时要记住所有要求
学习市场
利用合适的人才库
制定战略以吸引最合适的人才
通过升级流程的步骤征求反馈意见
人才采购策略,以雇用最合适的员工
人才采购是影响TA流程其余部分的过程。您采购的候选人类型是招聘流程遵循的基准。作为一项可以为招聘设定课程的活动,拥有合适的人才采购策略非常重要。以下是使您的人才采购模块智能化,主动化和以业务为中心的5种策略。
1. 创建候选人角色:你知道你在和谁说话吗?
就像在销售中一样,了解目标受众或理想的客户角色是必要的,在人才采购方面,从建立理想的候选人角色开始是明智的。在这样做的同时,对于人才来源来说,重要的是要保持新员工报告的团队负责人,招聘经理和业务负责人之间的沟通渠道,特别是对于更高层次的角色。这有助于创建一个角色,让每个直接受雇用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都在其中。
2. 找到你的候选人:你知道在哪里查看吗?
一旦你知道了你需要寻找的理想候选人,你就需要找出可以寻找常常难以捉摸的理想候选人的渠道。还需要牢记的是,“理想”候选人在角色,级别和流程之间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也就是说,应该有一些与工作中的品牌和文化保持一致的特征,这些特征仍然是全面的。了解到哪里可以赢得一半的采购战。例如,虽然Behance和Dribble在寻找设计师时可能更适合,但GitHub或StackOverflow更适合搜索开发人员。因此,人才来源需要了解潜在候选人选择参与的最新社区和平台。
3. 正确连接:如何推动候选人参与?
人才采购战略是由与潜在候选人接触的需要驱动的。今天的消息来源需要知道某个角色的人才集中在哪里,但他们也必须明白,在候选人主导的,个性化驱动的人才观中,候选人需要与他们选择的平台建立联系。您选择打开并与候选人进行有吸引力的对话的媒介,无论是通过工作门户网站,投资组合共享系统,社交网络平台,还是通过电子邮件,都应该是候选人所熟悉的对话媒介。个性化(如果不是个性化)您正在与之联系的信息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与被动人才的联系和互动方面,一致的沟通尤为重要 - 这可以帮助您建立和培养有弹性的人才管道。您提供的候选人体验促进了人才采购流程的参与。
4. 建立你的雇主品牌故事:他们知道你是谁吗?
要找到合适的人才,您需要了解您尝试与理想候选人沟通的品牌叙述。在采购过程中如何管理候选人体验接触点会影响候选人对雇主品牌的看法。每次互动都很重要,并为您提供建立品牌信誉的机会。这有助于您构建组织的案例以及您尝试获取的角色。这适用于您在采购期间避开的候选池。
5. 敏捷:你准备改变了吗?
制定人才采购战略只是您迈向更优秀人才的开始。人才来源需要能够保持战略灵活和灵活,以考虑最新的人才趋势,业务要求和就业基准。我们的想法是开放实验并探索人才生态系统不断变化的方面。
随着新一代和不断发展的技术占据工作场所的更大方面,人才采购需要跟上并发展。也就是说,采购流程不仅应该遵循并坚持趋势,还应该通过为组织中获取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和方式设定基调来引领变革。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What is Talent Sourcing? Definition, Process, Strategy with Examples
资讯
【HRTechChina一周速报,Fiverr、LinkedIn、Slack、点米科技 ...(6月15日—6月21日)】
重要资讯
自由职业市场Fiverr的股价在首日交易中上涨了90%
自由职业市场Fiverr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度过了美好的第一天。该公司昨晚将IPO发行价定为每股21美元,筹资约1.11亿美元。随后,该股在今天上午以26美元的价格开始交易,当天大部分时间股价都在上涨,最终收于39.90美元,较IPO发行价上涨了90%。(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049.html)
自由职业市场Fiverr创始人称,其正在打造“一网打尽数字服务”
自由职业市场Fiverr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上市,创始人考夫曼表示:“我不认为这会改变企业文化或我们的关注点。我们试图创造的是为数字服务存储一切。”(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045.html)
【区块链】解读Facebook加密稳定币Libra,看这一篇就够了--区块律动BlockBeats
北京时间6月18日下午,Facebook 旗下全球数字加密货币Libra官方网站正式上线,Libra 稳定币白皮书也已经公布。据官方内容显示,Libra稳定币的出现,将作为一种简单的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架构,惠及数十亿人。(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102.html)
LinkedIn推出工具,帮助求职者确定他们的下一个工作面试
LinkedIn是世界上最大的求职网站,拥有超过2000万的职位信息。该网站宣布将推出一些改变,旨在让求职者更容易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一个更新的、针对移动设备优化的主页正在建设中,重新设计的LinkedIn Career也在建设中,这将使求职者能够快速指定远程工作等方面的偏好。(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115.html)
企业消息传递工具Slack上市首日 股价大涨48.54%
企业消息传递软件公司Slack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为“WORK”,开盘较26美元发行价涨超50%。截至收盘,Slack股价上涨12.62美元,报38.62美元,较26美元的发行价大涨48.54%。市值突破230亿美元,比去年最后一轮融资的71亿估值高出了3倍以上。(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143.html)
企业服务
求职匹配平台Job.com和招聘解决方案公司JazzHR建立合作,通过候选匹配技术加快招聘时间
求职匹配平台Job.com今天宣布与JazzHR建立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JazzHR是面向小企业的领先招聘解决方案。这次合作将JazzHR强大的招聘解决方案与Job.com复杂的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让JazzHR用户可以访问Job.com的平台。(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075.html)
支持日薪和周薪发放,「安心记加班」推出蓝领发薪 SaaS 产品「安心云人事」
「安心记加班」近日推出了蓝领发薪 SaaS 产品「安心云人事」(下称云人事),专注于蓝领人力资源的发薪和运营管理。安心云人事于今年 2 月正式上线,已签约数百家人力公司,包括数家在职人数超过 10 万人的上市人力公司,月发薪量达数亿元。(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170.html)
融资新闻
国内
人力资源技术服务商点米科技B轮融资2亿元
6月18日消息,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商点米科技获得粤民投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粤民投副总裁黄远贵表示,投资将分批进行,目前第一笔款已到账,后期投资进度情况以点米科技公告为准。(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139.html)
国外
【美国】职业培训公司BetterUp是一个面向员工的职业和生活培训平台,获得1.03亿美元融资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职业培训初创公司BetterUp在光速创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牵头的C轮融资中获得了1.03亿美元,参与融资的有Threshold Ventures、Crosslink Capital、Tenaya Capital、Freestyle Capital和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054.html)
【美国】旧金山创业公司15Five完成新一轮融资,开发员工绩效管理软件
旧金山创业公司 15Five, Inc. (San Francisco, CA, 94123) 完成新一轮融资$3,794,613美元,开发员工绩效管理软件。告别传统的年度绩效考核,每周只需要 15分钟。(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066.html)
【法国】薪资服务PayFit获得7900万美元融资
法国初创公司PayFit获得由Eurazeo和Bpifrance领投的新一轮7900万美元(约合7000万欧元)的资金。该公司最初是为法国中小企业提供薪资服务。(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078.html)
【英国】零工经济兴起,伦敦保险科技公司Zego获得4200万美元融资
伦敦保险科技公司Zego宣布融资4200万美元,这是欧洲保险技术初创公司规模最大的一轮融资之一。B轮融资由泛欧投资公司Target Global、金融技术和移动领域的专家以及TransferWise创始人Taavet Hinrikus等其他投资者牵头。(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107.html)
【美国】Slack的替代品Mattermost获得5000万美元融资
Mattermost是一家初创公司,其开发的特色是作为谷歌环聊聊天、Atlassian的HipChat、Slack和Microsoft Teams的开源消息传递工具替代品,近日宣布获得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148.html)
【美国】员工体验解决方案供应商Enboarder获得800万美元融资
Enboarder近日宣布,它已经获得了800万美元融资,为雇主提供更好的方式来吸引新员工。(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153.html)
【美国】人才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Symphony Talent推出全渠道消息传递,增强与候选人和员工的对话
Symphony Talent是一家人才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近日宣布在其体验云(XCLOUD®)平台中提供消息传递功能,以增强品牌与候选人和员工之间的对话。(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9175.html)
资讯
五个理由:为什么HRO和Cloud HR是天作之合
文/Sue Lingard
人力资源外包呈上升趋势,Technavio最近的研究预测,2018年至2022年,全球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接近9%。
他们预测,大部分增长将由技术驱动。
事实上,这并不奇怪。
现代云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开辟了新的、更好的工作方式;简化日常人力资源流程,提高员工敬业度,解放信息,解放人力资源,使其专注于更具战略性、面向未来的活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力资源咨询公司(HROs)很快就会失业。
相反,在一个日益复杂和要求越来越高的工作环境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组织希望将内部人力资源与外部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以共享、外包的技术平台为中心。
这种“混合人力资源”模型,即人力资源咨询公司通过云人力资源系统提供服务,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命题:既有利于人力资源外包顾问,也有利于它们所服务的组织。
以下是这种混合人力资源方法的五个主要好处:
1. 深度的专业知识
内部人力资源团队有足够的工作要做,而不需要对他们的人力资源系统进行持续的管理和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HROs将与一个云HR系统一起工作,因此他们将成为专业的主要系统管理员。
他们不仅对人力资源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他们向客户提出的系统也有深刻的理解。这提供了系统的深度专业知识,这是压力很大的内部人力资源团队很少有时间为自己获取的。
2. 顺利设置和自助配送
除了确保更广泛的组织获得最佳的人力资源技术解决方案的每一天,HROs还可以提供一个快速和平稳的设置。他们以前就这样做过,他们知道需要做什么,什么会产生最大的影响,以及如何鼓励全公司采用。
与员工——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团队访问系统,员工可以更新自己的数据,进一步减少人力资源的负担,也意味着工人不必依赖他人为他们提供信息——一个因素,就其本身而言,创造了令人沮丧的延误和贫困员工的经验。
真正了不起的是,HRO和现代云人力资源系统让员工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变得更轻松。
3.节约成本
安永(Ernst & Young)估计,不使用在线自动人力资源系统的平均成本为每笔数据4.39美元,混合人力资源管理(HRO)和云人力资源模型带来的成本效益也创造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商业案例。
Vero HR的总经理Mike Kealey认为,那些不把自己的服务包在云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周围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正在为他们的客户创造额外的成本:
“这种混合模式大大提高了效率,让我们能够更容易地共享数据,从而降低了服务成本。它就像顾问和客户之间的电子接口,确保全天候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 “随需应变”的数据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获取实时数据对“即时”决策越来越重要,企业领导人希望他们的外包人力资源合作伙伴能够为关键问题提供即时答案。
使用混合HRO模型,信息是集中的,关键信息是24/7可用的。
Mike举了一个例子,他能够在客户搬家时帮助客户处理棘手的合同问题,因为他能够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登录客户的系统,获取必要的文档和员工历史记录。
5. 减少风险
Mike还认为,通过将他们的人力资源服务建立在第三方云人力资源平台上,内部人力资源团队永远不必担心他们的数据或文档被他们的HRO合作伙伴丢失,甚至劫持。“而在过去,基于纸张的人力资源数据通常保存在顾问的柜子里,我们所有的客户数据都安全地存储在云里。我们和我们的客户都可以访问它。”
除了运营一个无纸化的办公室,Mike解释说,很多价值都嵌入到系统中:“例如,我们创建了许多表单来帮助解决遵从性问题;所有文档都像合同一样集中存储;该系统的建立是为了遵循最佳实践流程——例如,如果工作检查权到期或试用期审查迫在眉睫,就会自动发出通知。”
如果客户决定不继续与Mike和他的团队合作,他们仍然可以选择保留HR系统,从而避免HR的破坏。
总结
所有证据都表明,借助现代技术平台外包人力资源的需求正在增长。组织已经认识到,把人力资源困在无休止的推纸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循环中是没有效果的。
合并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云人力资源模型可以轻松地插入到现有的人力资源运营中,在提供补充内部人力资源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应用技术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耗时的方面。
此外,组织保留有自己的个人风格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来关注更多的增值活动,如员工敬业度和性能开发,但服务提供者的安全网依靠如果内部人力资源离开,或者如果他们需要额外的帮助与特定项目或挑战。
这绝对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比赛。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5 Reasons Why HRO and Cloud HR Are a Match Made in Heaven
资讯
【印度】“新银行”Open获得3000万美元融资,帮助企业实现财务自动化
文/Manish Singh
Open是一家总部位于班加罗尔的初创企业,运营着一家“新银行”,帮助企业实现财务自动化和运营。由于投资者希望在新兴市场复制一种经过全球检验的商业理念,Open在新一轮融资中获得了3000万美元。
此次B轮融资由Tiger Global牵头,Tanglin Venture Partners Advisors和现有投资者3one4 Capital、Speedinvest、BetterCapital AngelList Syndicate也参与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新一轮融资的初始估值为1.5亿美元。到目前为止,这家初创公司已经获得约3,700万美元融资。
Open是一家新银行,它提供了几乎所有的银行功能,并提供了额外的工具来满足业务的需要。在印度,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在维护多个银行账户、记录日常支出以及向员工发放薪酬方面遇到了困难。
Open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自动完成大部分任务。它可以让他们跟踪每笔交易——交易来自谁,交易的方向,以及交易在不同账户上的销售情况。
“我们的平台上有一位来自艾哈迈达巴德的小企业主。他们每隔几个小时就能在银行账户上看到59笔来自客户的交易。在使用我们的服务之前,他们整天都在忙来忙去,想弄清楚这些交易的来源和去向。”“因为在他们的银行对账单上,他们只看到交易细节的一行描述。”
他补充称,传统银行要么没有满足这些小需求,要么为自己的解决方案收取巨额费用,而这些解决方案对小企业来说是不可行的。
这家初创公司表示,它已经拥有超过10万名客户,每个月都有多达2万名客户加入。它每年处理大约50亿美元的交易。
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Open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安尼什·阿楚森(Anish Achuthan)表示,这家初创公司看到了为企业服务的机会,希望开设一家更好的银行。他表示:“但在印度建立一家银行本身也面临一系列监管挑战,因此我们研究了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做法,从中寻找灵感。”
它很快就找到了灵感。它的早期投资者之一是Speedinvest,该公司为Tide和欧洲市场上的N26家“新银行”提供了资金。在印度,Open与印度最大的银行之一ICICI Bank合作开设账户。Achuthan解释说,在ICICI银行的互联网银行网站上,Open整合了包括支付网关在内的工具。
阿楚森表示,这家目前拥有85名员工的初创公司将利用新资本大幅扩张业务——生产更多产品,雇佣更多员工,并与更多客户签约。Open不久还将推出Open+ card,这是一种商业信用卡,为风投支持的初创企业提供30天免息信贷额度,为开发者提供可编程银行账户Layer。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家初创公司的目标是将其客户群扩大到100万。
Open今年早些时候筹集了500万美元。当被问及这是否是一项资本密集型业务时,Achuthan表示,他们需要资金来获得先发优势。这家初创公司正在与另一位投资者进行谈判,希望再筹集2,000万美元,但Achuthan表示,目前他们不需要那么多资金。
Open today与包括InstantPay在内的几家初创公司竞争,但Achuthan表示,大部分市场仍未开发。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India’s Open ‘neo-bank’ raises $30 million to help businesses automate their finances
资讯
【印度】人力资源科技初创公司Kredily获得75万美元融资资金
文/Bhavna Sarin
Kredily成立于2017年,在其免费增值模式的基础上,为关键工资单和人力资源流程提供工作流自动化,吸引了中小企业的极大关注。这家成立两年的人力资源科技初创公司最近在复星RZ Capital牵头的一轮种子融资中获得75万美元。RZ Capital是中国企业集团复星集团(Fosun Group)的子公司。
Delhivery联合创始人Mohit Tandon和人力资源及薪资软件平台Zenefits前工程副总裁Avinash Anand也参与了这轮融资。
Kredily的服务平台管理员工数据、考勤和休假跟踪、自动发放月度工资、生成工资单,并使企业能够遵守所有法定要求。他们的收入来源Kredily Bazaar是一个为员工提供多种产品的市场,包括保险、贷款和共同基金等,并结合了零成本工资和人力资源软件。
通过将所有人力资源功能打包在一起,并向所有公司完全免费提供这些功能,Kredily有望颠覆人力资源和薪资行业,并为其他金融服务和在线服务公司提供一个生态系统。Kredily有潜力获得与谷歌套件相同的规模,谷歌套件是通过被破坏的微型企业家和中型企业的电子邮件和文档管理系统实现的。
人力资源科技初创企业正受到全球投资者的极大关注。2019年,Dockabl在首轮融资前筹集了126万美元,HR Path在Andrea Partners的支持下筹集了1亿欧元,Coursera在E轮融资中筹集了1.03亿美元;总部位于SAAS的Skillenza在首轮融资前筹集了100万美元,首轮融资由CBA Capital的教育催化剂基金(Education Catalyst Fund)牵头。最近还成立了Hush,这是一个职场讨论平台,从现有投资者那里筹集了64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其中包括风险投资公司Accel和天使投资人、健身初创企业CureFit的业务主管沙米克•夏尔马(Shamik Sharma);总部位于Gurugram的HR-tech初创公司Benepik Technology Pvt. Ltd .于2018年4月从一批投资者那里筹集了种子资金,其中包括尼尔森中国董事总经理巴厘(Vishal Bali)。
Kredily的创始人Devendra Khandegar在展望Kredily的未来时表示:“到2021年,印度的人力资源技术有望成为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产业。只有不到10%的中小企业配备了人力资源和薪资软件,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增长潜力。我们计划将这一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作为终身免费软件提供给美国所有小企业。”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HR tech startup Kredily raises $7,50,000 in funding led by Fosun RZ Capital
资讯
【美国】人才参与软件供应商My Ally为企业构建了第一个AI支持的新员工入职软件
My Ally,世界领先的人才参与软件(TES)供应商,宣布了第一个AI为企业客户提供的新员工入职解决方案。它降低了新员工流失率,改善了新员工的体验,并使困扰招聘经理的乏味任务自动化。
我的盟友的首席执行官Deepti Yenireddy说:“我们的客户开始告诉我们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更广泛的问题。”“优化入职流程对员工满意度、员工保留率和入职时间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是影响我们全球企业客户收入的变量。”
HR Dive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28%的员工在入职90天内就辞职了,并将其归咎于糟糕的入职实践。My Ally的Onboarding软件提供了一个AI驱动的解决方案,为新员工提供可定制的体验,加速了他们对公司的价值。My Ally的创新提供了灵活性和控制力,允许基于资历、功能和行业的不同的入职体验。
My Ally将在本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会议上预览选择行业领袖和媒体的发布功能。“这为CHRO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以提高整个企业的入门水平,”My Ally的销售副总裁卡特•佩雷斯(Carter Perez)表示。“我们从市场上得到了良好的初步反应,因为它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真正的增长引擎。”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My Ally Builds the First AI-enabled New Hire Onboarding Software for the Enterprise
资讯
超越简历:使用AI进行预测性招聘
文/ Chiradeep BasuMallick
越来越多的招聘人员正在寻找更聪明的方法来评估求职者,除了列表式简历——而且理由很充分。简历或CVs将多年的经验、专业/个人成就和无法量化的软技能浓缩成文本格式。这不仅展示了一个不完整的候选人形象,而且还依赖于他们的自我评估来突出与工作相关的品质。更有效的方法是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招聘。人工智能引擎可以自动扫描详细的候选人资料,将其与可用的空缺职位进行匹配,并在工作环境、未来表现和文化一致性方面给出预测分数。
为了了解预测性招聘软件如何帮助人力资源从业者更聪明地招聘,我们采访了AssessFirst的首席执行官兼数据分析师大卫•伯纳德。下面来看看使用这些平台的好处,以及David对预测性招聘如何能提高留存率的见解。
什么是预测性招聘?
传统上,企业采用的是描述性招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个职位的角色被定义,一个候选人的历史表现被评估——尽管是主观的——最合格的候选人进入公司。然而,这个模型并不能帮助HR评估一个人的性格或文化是否适合这个组织。
“当你招聘的时候,定义一个完美的契合度不仅仅是分析求职者和工作之间的匹配度。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公司文化的非常具体的背景,以及候选人接受这种文化的能力,”伯纳德表示。
人工智能(AI)应用的预测模型来自历史数据、在类似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员工中占主导地位的绩效模式,以及候选人的性格(通过分析他们的公共社交媒体个人资料,可以发现对这方面的深刻见解。
它能在短时间内扫描大量的求职者资料,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加快招聘决策的速度。与列表型简历不同,人工智能预测招聘平台并不依赖招聘经理根据过往记录预测未来行为的能力。算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
使用预测招聘平台的三个好处
在简历上,求职者选择并展示他们认为与工作最相关的特质,通常会排除他们性格和技能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支持的预测性招聘可以为每个人创造一个整体的形象,并将其与最合适的工作相匹配。
伯纳德解释说:“评估人员首先要准确评估候选人的潜力(他们思考的方式:他们的思维敏捷;驱动他们的因素:他们的动机;以及他们每天的行为方式:他们的个性),并将其与已被证明与长期表现和敬业度相关的标准相关联。”
因此,人力资源从业者可以实现以下好处:
1. 更高的性能水平
人工智能可以准确预测候选人在特定职位上的表现。它不依赖于人类的判断力,而是利用数百万个数据集,提供关于哪位候选人将在该职位上获得成功的客观建议。根据AssessFirst的研究,预测性招聘可以使在职表现提高15%。
2. 降低流动率
通过完美地将个人特征和偏好与工作同步,组织可以确保新员工喜欢他们所做的工作,并尽可能长时间地工作。正如伯纳德所说:“做一份能让你更多地展现自我和天赋的工作……你为什么要辞职?”
3.缩短招聘时间
单独定义详细的候选角色,然后找到完全匹配的人,这将花费大量的时间。预测性招聘平台通过提出战略性问题,帮助在几分钟内构建出人物角色。通过让候选人在网上完成评估,整个过程被数字化,而不是被安排到一个冗长的简历审阅-面试-测试-评估-决定周期。
为什么人工智能主导的招聘是招聘的未来
最近,我们在人工智能招聘领域看到了大规模的投资。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公司Adecco Group于2018年收购了Vettery。维特利的机器学习算法从数据中学习,预测技术、销售和财务职位的招聘成功。Adecco还为自由职业者创建了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就业市场,名为Your Own Boss (YOSS)。
伯纳德告诉我们:“通过帮助企业聘用那些天生的人才,与那些在特定环境下推动效率和参与度的人才完美结合,预测性招聘可以帮助大幅降低人员流动率。”“我们的一个零售行业客户在12个月内将销售人员的流失率降低了50%(从17%降至9%以下),这是因为他们只考虑了候选人的性格,并以此作为选择标准,而不是传统的简历筛选。”
AssessFirst、YOSS、Vettery和其他人力资源创新者正在为更明智的招聘铺平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招聘人员有权做出明智的、着眼于未来的决定。通过使用诸如此类的预测性招聘平台,企业将能够接触到最合适的人才——而不仅仅是投资于那些看上去“纸上谈兵的顶级人才”。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Go Beyond the CV: Use AI for Predictive Hiring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