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招聘
    【HR前沿】三个故事读懂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才招聘 (来源:最佳管理智囊)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三个招聘故事告诉你它给人才招聘带来了什么变化?   移动互联时代的招聘故事一   校园招聘的案例:   企业筛选完简历后在高校A进行小组面试,每组11个人,共持续一天,共计220人参加。企业绞尽脑汁想到了很多很有趣而且很创新的面试问题。问题需要临场发挥和临场反应。   第一组出来之后,面试问题已经被开始外放了,微博上直接出现了面试感想了   第二组出来之后,面试官的形象和提问的方式已经被更多人知道了   第三组出来之后,“完美的一类答案”已经出来了;面试官的背景也被扒出来了   第四组出来之后,HR无法判断候选人是否适合自己公司了,因为答案太完美了   HR 感叹:微博你也太快点了吧!   移动互联时代的招聘故事二   M公司的招聘难题:   M公司是业内有名的公司,人数多,规模大。但是进入12年开始,似乎人越来越难招了。他的薪水在业内不低,公司的项目也很好,公司的高管也很稳定。问题是即使用猎头,很多职位候选人压根都不要来。公司从12年起流失的速度在加倍。很多职位半年也找不到人。   我当时带团队做M公司的职位,经一位候选人提醒去微博上看了M公司的一些人发的微博和一些论坛在职员工的工作体验分享,我们注意到员工的情绪很多都非常消极,对公司是持续抱怨的态度。我们和公司的HR反馈后,HR开始花时间关注员工的互联网即时分享,做了一些心理测评项目。   HR 感叹:原来我们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对我们的态度就差一把起义的火种了!   移动互联时代的招聘故事三   S公司的开心果:   S公司是业内一家知名的美资公司,是我们的客户。   2013年,该公司的全球HRVP到上海来,发现中国市场很大,上海这里的管理层需要到美国去和高层沟通中国市场特点,制定战略。未来五年内一年一次,每次一个月。   HR觉得很不错,随手更新了微博。S公司的HR告诉我们她收到的简历明显增多了。我们这边甚至接到候选人主动联系我们的电话,问是否有S公司的中高层职位?   HR 感叹:人事经理也做市场经理啊!   移动互联时代的特点   即时、互动、透明、开放   移动互联时代的人才招聘难点   ●简历筛选难度加大   ●人是不是真的自己想要的,他是否如面试时候表现出来的样子   ●公司的员工的负面情绪会很快扩散并影响团队的稳定性   ● “僵尸员工”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公司内外都会受到影响   ●好评的公司收到的简历会很多,但是人才筛选的时间要更久   ●招聘部门越来越像市场部了,经营公司的口碑需要小心再小心,宣传公司需要奇招,需要加大力度。   ●公司越来越在市场上透明,随着移动互联垂直招聘等渠道的兴起,员工接触到外面的机会越来越多,稳定性变差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事管理小结   ●移动互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人才竞争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竞争对更加激烈,任何企业的信息都是被扩大几何级数对外传播的,我们的现有员工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从来没有这么需要被重视。   ●智能招聘使人才测评更广泛的应用,通过前置筛选的方式,帮助HR剔除肯定不适合的候选人,从而使得HR的工作更加聚焦。同时,智能招聘还可以使我们的HR更了解我们的员工,帮助我们做决策。   ●移动互联网下人事角色变得更核心。HR经理也是市场经理产品经理也是公司的节奏的掌握着。更重要的“人”的因素,会使HR部门成为公司的发动机部门。      
    人才招聘
    2014年04月28日
  • 人才招聘
    【HR必知】企业利用移动设备进行人才招聘的5个误区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的销量已经超过了PC,但是企业在招聘人才的环节上,并没有重视移动设备的作用。 最近的一份研究指出,财富500强中的企业中,只有2%的企业为应聘者提供移动设备求职平台。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专门为移动设备进行优化的招聘网页。 这方面的真空,使得企业在招揽人才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CareerBuilder最近在全球超过2000个雇主中进行了一次调查,大约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存在无法为空缺职位招揽到足够人才的情况。另外还有23%的雇主表示,由于缺乏人才,使得他们在盈利方面出现了损失。 如今IT、高端产品销售、医疗护理等高级从业人员已经成为了稀缺资源,企业在招揽人才方面也存在着强烈的竞争。企业无法承受由于缺少人才而带来的损失。   以下是企业对于利用移动设备进行人才招聘的5个误区:  误区一:没有人在移动设备上搜索工作机会 实际情况:移动职位搜索每年都以100%的速度进行增长。CareerBuilder等全国性求职网站中,三分之一的流量来自于移动设备。谷歌的数据也表示,截止到2012年11月,在所有对于“工作”这个关键词的搜索中,来自移动设备的高达31%。  误区二:没有人在移动设备上申请工作 实际情况:来自移动设备的工作申请的数量每天都在增长。CareenBuilder 2012年的研究显示,20%的用户会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工作申请。另外,这个研究还显示,当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申请工作时,如果发现使用的页面没有针对移动设备进行过优化,40%的用户会放弃申请,这意味着企业可能会丢失大量接触优秀人才的机会。  误区三:我们的网站没有很多移动流量,所以我们不需要对移动设备进行优化 实际情况: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跟踪移动设备流量。很多企业甚至都没有使用免费的Google Analytics来追踪移动设备带来的流量。事实上,大约25%的互联网流量都产生于移动设备,这表示,即使你处于平均数的水平上,也有四分之一的流量来自于移动设备。   误区四:移动设备的求职者可以“通过LinkedIn申请职位” 实际情况:你实际上是在给求职者制造困难。在移动设备上,他们必须通过缩放来找到“通过LinkedIn申请职位”的按钮。更何况,LinkedIn还要求使用者上传建立,对于一些移动设备来说,这样的操作过于繁琐。  误区五:求职者会稍候使用电脑进行职位申请 实际情况:人们总是很忙。如果你不能在他们初次到访时吸引他们提交申请,他们就很可能不再回来了。很多公司通过给求职者发送邮件来吸引他们进行职位申请,如果这些求职者使用移动设备查看邮件,并发现无法通过移动设备来进行申请,调查显示70%的求职者会放弃本次申请机会。 总结 人们使用电脑来进行网络求职的时代已经过去。招聘网站应该针对各种设备进行优化,以此来增加找到优秀人才的机会   【文章来源:招聘新视野】
    人才招聘
    2014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