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
Facebook收购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初创企业Confirm.io
Facebook收购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初创企业Confirm.io,该公司可以提供API,帮助其它公司快速核实用户的身份信息。光看Confirm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做什么的了.
We're excited to announce that we have agreed to be acquired by Facebook! This is the culmination of three years of hard work building technology that will keep people safe and secure online.
When we launched Confirm, our mission was to become the market's trusted identity origination platform for which other multifactor verification services can build upon. Now, we're ready to take the next step on our journey with Facebook. However, in the meantime this means all of our current digital ID authentication software offerings will be wound down.
We would like to thank our customers, partners, investors and advisory board for their support and help along the journey so far. We're proud of what we've been able to accomplish together and we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at Facebook!
收购
甲骨文16亿美元收购Aconex 增强云计算业务
美国科技巨头甲骨文公司(Oracle)已经同意斥资16亿美元收购基于云计算的建筑软件供应商Aconex,这笔交易将以全额现金支付的方式完成。
在纽约上市的甲骨文将以每股7.80美元的价格收购Aconex的所有股票,这Aconex上周五收盘时5.29美元的价格高出47%。两家公司将共同为建筑工程提供项目管理和项目交付的端到端解决方案。Aconex首席执行官利·贾斯珀(Leigh Jasper)在声明中表示:“在远景、产品、人力和地理方面,Aconex和甲骨文的业务具有高度契合性和互补性。”
今年1月份,Aconex发布了盈利预警,导致该公司股价下跌近50%。但在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帮助下,其下半年业绩强劲反弹。该公司于2014年12月在ASX上市。该公司表示,董事会已一致建议股东投票支持这笔交易,但必须要有独立专家的报告,而且没有更高的报价。此外,这份交易还需要获得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预计将于2018年上半年完成。
收购
金融软件巨头Intuit以3.4亿美元收购员工时间规划应用TSheets
金融软件巨头Intuit计划收购TSheets,后者是一款时间记录和员工规划应用,这笔交易将采用纯现金交易,数额在3.4亿美元。
TSheets于2006年创立于爱达荷州,这个跨平台应用能让员工通过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上下班打卡,同时通过GPS服务来确定员工的位置。同时它也能让管理者规划员工的排班,一旦发生改动,就能实时通知每一个人。
这笔收购很有意义。Intuit表示,已经有1.2万家公司同时在使用QuickBooks和TSheets,这笔收购能帮助Intuit更好地契合两款软件。
“收购TSheets后,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为数百万小型企业和个体户提供一个更加智能简单方法,来更加快捷精准地记录他们的时间,发送发票,计算工资,并了解一个项目的盈利性。”Intuit的资深副总裁兼首席产品观Alex Chriss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TSheets除了2008年获得了一小笔未公开的天使轮融资外,它只在2015年获得了1500万美元股权融资。对于TSheets和它的主要投资人Summit Partners而言,这3.4亿美元的收购可以算是一个十分令人满意的市场退出方式。这个价格也说明了Intuit十分想要去收购这家公司,因为TSheets在全球的客户数量已经达到了3.5万,并且已经盈利了一段时间。
“和Intuit类似,TSheets也打造了一款优秀的产品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时在客户支持方面获得了好评。这次收购后,我们将会一起合作,大大改善TSheets和QuickBooks整合后的用户体验。”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12月7日报道 (编译:叶展盛)
收购
Dropbox收购协作平台Verst团队,以进一步完善产品服务
近日,创企Verst的运营团队已被Dropbox纳入麾下,这一收购也标志着分享平台Verst的终结。
创企Verst实际开始营运时名字叫做DWNLD,是一个将网页信息传入手机应用的平台。该公司在Grelock Partners领投下获得了1200万美元融资,随后其转向专注于运营Verst平台。Verst是一个博客平台,其于今年早些时候推出,内置了流量优化和收入优化工具。在今年夏天,Verst调整了平台的标价,并引入了一些新功能,减少了单纯的博客分享元素,成为Verst的CEO AJ Frank所说的“全面、多功能的网站建设工具”。
在此次收购之后,Frank将同团队另外7名成员一起加入Dropbox。
Frank在博客中说到,“简单的说,我们将在12月21日关闭Verst平台,以便将所有功能运用在Dropbox上,简化人们的协作方式。”
此次收购的金融条款并未公开,同时Dropbox并未点出Verst团队将负责的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Dropbox的产品Line Up已不再局限于文件分享服务(类似于云盘),还包括了记笔记应用Paper等更多功能。
Dropbox的发言人对此次收购做出了如下声明:我们对迎来Verst团队感到十分激动。他们在打造简单实用的分享工具上的天分将帮助我们建立新的产品体验,进一步解放用户的创造力。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12月1日报道 (编译:Denny)
收购
亚马逊中国云服务资产作价20亿元被光环新网收购
A股上市公司光环新网(300383)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向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购买基于亚马逊云技术的云服务相关的特定经营性资产,购买资产所用资金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付款方式为分期付款。
原因是遵守我国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公司运营的AWS云服务的安全性与服务品质,光环新网与亚马逊签署了《分期资产出售主协议》,光环新网购买基于亚马逊云技术的云服务相关的特定经营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等 IT 设备),从而在中国境内持续稳定地提供并运营基于亚马逊云技术的云服务。上述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亦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收购
「上上签」收购「快签」,电子签名行业进入整合阶段?
今日,中国电子签约云平台“上上签”对外宣布,全面收购 “快签”。自2017年12月31日起,快签将停止电子合同业务的运营,其原用户将全面转移至上上签平台,由上上签继续提供电子合同及相关业务的服务和保障。
“上上签”成立于2014年,同年8月正式上线,对标美国DocuSign,在2015年上上签完成了两轮融资,分别是经纬中国700万元的Pre-A轮,以及DCM领投、经纬跟投的2930万元A轮。之后又在2016年8月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经纬中国、DCM等跟投。
创始人万敏告诉记者,截至2017年10月,上上签平台日签约量600万次,年签约量达十亿量级。服务可用性达99.99%的,NPS(净推荐值)在72%。
至于“快签”,也在2016年报道过,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由北大法学、计算机系的校友共同创办。公司成立后获得中关村“雏鹰人才”专项资金支持,2015年12月获得六禾领投的数百万的天使轮融资。发展思路是从教育行业入手,用支付签约切电子签名。并且快签在技术上也有所创新,除了具有国家认证的CA机构授权、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还运用区块链技术,提高合同存储的安全性。
对于本次收购,万敏透露:“上上签此前跟快签一直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比较看重快签的团队、技术能力、以及目前积累的客户。也没有调研行业其他选手就选择了快签。”
总结电子签名行业的发展,万敏给出了一个词——“链式反应”:若你的客户、上下游合作伙伴都在用A平台,即使你用B签名平台,也会被拉到A上。通俗理解,就是依靠强势的头部客户带动周边企业上平台,慢慢就会形成马太效应。而电子签名的窗口期已经过了,对新团队抢占市场不是易事。
据悉,上上签的服务场景覆盖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O2O、B2B、物流、传统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等多个行业,客户包括银联,联想,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美团,找钢网,货车帮,TCL,美的,金蝶等。例如,联想电脑与其分销商经销商的合作协议,都是通过上上签平台签署。支付宝上使用蘑菇租房,电子租房协议也是通过上上签签署。
来源:36氪,作者:徐宁。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zhuanzai@36kr.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收购
正和方达拟1.52亿收购点米科技27.15%股份,控制人变更为朱雷
10月27日,点米科技(831235)发布公告,正和方达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拟以10元/股,收购点米科技1520.53万股,收购价款总额为1.52亿元,为现金收购。
本次收购完成后,正和方达持有点米科技股份比例达到27.15%,成为点米科技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朱雷成为点米科技的实际控制人。
收购后,原控制人周康康持有股份为18.09%,为第二大股东,蒋忠永(点米科技董事长)12.48%为第三大股东。
本次收购的点米科技股票主要来自蒋忠永,朱晖等个人股份,他们本身也是正和方达的主要股东。
公告显示,正和方达拟利用点米科技公众公司的平台,有效整合资源、开拓新的业务市场以及业务模式、进行项目投资等,努力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公众公司综合竞争力。
收购信息的详细律师文件,点击查看。
收购
恒企教育1.18亿元拟收购天琥教育56%股权,完成职业教育培训业务布局
开元股份于10月13日发布公告,其旗下全资子公司恒企教育拟收购上海天琥教育培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琥教育”)56%的股权,收购对价为1.18亿元。
报告显示,本次收购的目的在于,通过资源整合,完成多种职业教育培训业务布局,做大“财经、IT、设计”三个业务板块,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恒企教育于2017年2月被开元股份收购。恒企教育主营业务为会计培训、IT培训与学历中介服务及相关课件的销售。恒企教育产品涵盖会计实操上岗、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成人教育,以及子公司多迪科技的IT培训等。
根据开元股份2017年半年度报告,恒企教育2017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4,034.76万元,同比增长33%;同期实现净利润5,097.40万元, 同比增长69%。此外,恒企教育的经营方式主要分自营模式和加盟模式,在全国150多座城市设有近300家网点,其中自营校区占87.35%、加盟校区占12.65%。
天琥教育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为设计培训,已开设UI设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目前已在全国开设32个校区。2017 年 1-8 月,天琥教育营业收入 6187.91 万元,营业利润 730.23 万元, 净利润 546.56 万元。
来源:芥末堆
收购
谷歌收购云身份管理创企Bitium,以对抗微软云业务
谷歌今日宣布收购Bitium,交易条款未透露,Bitium团队将加入谷歌云团队。
Bitium成立于2012年3月,提供身份和进入管理(IAM)服务,客户给员工一个登陆账号,就可以使用多项云服务。Bitium这样的单点登录(SSO)服务通过确保员工仅需记住一个密码,提高了登陆安全性,同时也给管理者提供了中央控制身份认证的权利。
谷歌计划运用此技术,增强其现在的云IAM能力。这笔交易将帮助谷歌云对抗微软,后者通过Azure Active Directory提供云端身份管理服务。
这笔交易也让谷歌和其他SSO提供商的竞争更加激烈,包括Okat,Ping,OneLogin等。但该公司在博文中表示,他们仍将和该领域的伙伴紧密合作。Bitium联合创始人Scott Kriz和Erik Gustavson表示,在过渡期间,公司将继续为客户提供支持。至于和谷歌完全整合后会是什么样,目前还不清楚。
此前,该公司共获得1490万美元投资,投资人包括Polaris Ventures,Resolute.vc。
这是谷歌近两周内的第二笔收购。上周四,该公司宣布收购HTC的部分员工和知识产权,提振其Pixel智能手机业务。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9月27日报道 (编译:冰摇柠檬茶)
收购
拉勾与51Job联姻,最快本周五宣布,来自36kr
编者注:圈内一直在流传,没有得到证实,看36kr 发布后又删除,应该是坐实了传闻,但是没有等到8点20分发。。。
以下信息供参考,版权来自36kr
文 | 杨林 徐宁
36氪从拉勾网内部独家获悉,确认拉勾网获得51Job投资。此次融资消息,最快本周五就会对外公开。
关于拉勾将被51job收购的传言,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一名招聘业高管对36氪称,自己也听说了拉勾将被51 job收购,十一前宣布。今天下午,自媒体人王冠雄也在微信朋友圈称,“可靠线报,拉勾网被51JOB收购,不日官宣”。不过,多位拉勾网内部人士对36氪称,“实际上是投资,我们内部现在处于禁言期”。
拉勾此前就被传在多方寻求融资。“51Job不是拉勾接触的第一家,之前还有智联招聘和猎聘等多家”,一名内部人士对36氪说。今年8月中旬,就有业内人士告诉36氪,智联招聘可能会收购拉勾网,双方已经到了谈判的最后阶段。当时,很多拉勾网的员工也相信,公司可能即将被智联“接盘”,“不过后来可能因为估值没有谈拢,所以不了了之了”。上述内部员工说。
拉勾之所以寻求融资,是因为遭遇瓶颈。从2013年成立至今,拉勾的定位就在互联网行业垂直招聘,但招聘领域市场分散,难以垄断,且购买流量的成本越来越贵,多位拉勾内部员工对36氪称,“目前主营业务已经遭遇天花板”。
值得注意的是,上线至今,拉勾一直没有探索出高效的盈利模式,上一轮融资还停留在去年3月。一名业内人士对36氪称,目前拉勾网的年营收在5000万人民币左右,“不过整体来说是没有利润的”。此事未得到拉勾的证实。
拉勾服务小企业的新业务成长速度有限。去年年底,拉勾网推出了HR SaaS业务——也就是一站式的人事管理系统拉勾云人事,可以帮助企业处理招聘多渠道职位发布、录用新员工、员工管理、离职处理等事宜。
拉勾云人事主要客户为中小型企业,官方售价为每单几千到2万之间,低客单价,且企业决策速度慢,意味着短期之内很难有大规模营收。
主营业务遭遇瓶颈,而新业务又无法成为主要的盈利增长点,“所以拉勾一直都在不断寻找融资和收购”。上述内部员工称。
此次51Job作为投资方,很可能是看上了拉勾网的流量。两家公司业务重合度颇高,此后可能有大量业务可以协同,团队也可以复用。这轮投资后,51Job或许将在互联网垂直招聘领域获得先机。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