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下一个“硅谷”在哪里? 导语:还在硅谷:高技能移民人才汇聚地+自发形成生态+斯坦福创业者+投资圣地。 1.硅谷传奇的创造离不开像Frederick Terman教授、“集成电路之父”Robert Noyce等天才式人物。他们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尤为宝贵,“不要被过去的成功历史所牵绊,大胆出走,去做奇妙的事。”   2.下一个创新浪潮能否诞生在硅谷还不得而知,但硅谷的人才、技术、资本、文化、社交网络等区位优势毫无疑问能很大程度上助力其引领下一股浪潮。   3.过去一年,硅谷独角兽公司增加了一倍。硅谷融资额和交易量也不断创下新高。   4.资本在创造神话的背后隐藏着几大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住宅成本不断攀升、人才竞争惨烈、白人掌权缺乏多样性,以及近期一直困扰硅谷的互联网泡沫“狼来了”。   一、硅谷为何成为硅谷?几波创新潮沉淀下的精神印记 硅谷是个诞生奇迹的地方,很长一段时间,纽约、波士顿、特拉维夫、伦敦、柏林、班加罗尔等创新之都试图打造下一个“硅谷”,却迄今只能冠名为“以色列版硅谷”或“印度版硅谷”。   那么硅谷的哪些独特优势是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为什么这里能在短时间内诞生如此多“独角兽”公司?HBO美剧《硅谷》又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硅谷?另外,为何很多人对硅谷爱恨交加?   今年7月,美国知名调研机构Compass发布了一份《2015全球创业生态》的报告,就融资、市场、人才等各个维度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硅谷在各项指标上仍领先于纽约,洛杉矶,特拉维夫等地区。   先来看一组报告数据,硅谷创业平均年龄为36.2岁,约85%的公司有联合创始人,钟子期融资额90-95万美元不等,由本土投资人投资的概率达61%,43%的员工因签证或住宿等问题进行远程办公,外籍员工占比45%。   硅谷人口占比不到全美1%,但这片弹丸之地的风投金额已占全美风投的40%左右。每年都有成百上千家初创公司诞生于此,成百上千家在五年内销声匿迹,但每一代都能看到几家大公司崛起,当然也不乏曾经惨遭失败却东山再起的创业者。   这片土地之所以能创造神话,也许与其近一百年的历史,几波创新浪潮与积淀下来的几股精神息息相关。每一波浪潮都由一名或几名核心人物引领。   第一波浪潮的技术推动力始于国防。   五六十年代,美国东部马塞诸塞的麻省理工(MIT)黑客文化兴起,当时马萨诸塞128号公路地区科技远远领先于西部的硅谷。而就在乔布斯,盖茨出生那年1955年,知名物理学家 William Shockley 带着他的晶体管发明回到老家圣克拉拉谷,并在同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誉为“晶体管之父”。   很多东部的人才纷纷前往硅谷,投奔到Shockley的实验室。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对管理一窍不通,不久,他的八名核心骨干离职并联合创办了一家名为“仙童”的半导体公司。而有趣的是,这八人后来又离开这个团队各自创办了包括Intel, AMD在内的几个公司,人们戏称仙童八人为“背叛八人”。   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被誉为“硅谷之父”的Frederick Terman教授。是他致力于将斯坦福大学打造成“西部的MIT”,并鼓励师生创业,他自己和其他教授愿意成为公司董事成员,他的理念是大学期间与社会接轨反而有助于职业发展。   第二波浪潮由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推动。 这波浪潮始于70年代中期,并延续至80年代,由一位天才人物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引领。他被誉为“集成电路之父”,发明了集成电路,也是仙童八人中的一员,并联合创办了英特尔。这位不安分、爱折腾的天才几乎改变了半导体和电子行业的历史。   在《微芯片幕后人:罗伯特·诺伊斯与硅谷的创建》一书中,作者Leslie Berlin写道,罗伯特思考速度之快以至于有人称其“Rapid Robert”。他留给世人的精神也许可以用英特尔总部罗伯特·诺伊斯大楼门口的那句来诠释,“不要被过去的成功历史所牵绊,大胆出走,去做奇妙的事。”   作为乔布斯的精神偶像,罗伯特也曾对年仅二十来岁的乔布斯说过,只有了解过去,才能预知未来。   第三波浪潮的产物是个人电脑,主要集中在90年代,最具代表的人物当属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与微软创始人盖茨。   第四波是互联网浪潮,出现在90年代后期至2000年,期间“互联网泡沫”破灭,大批初创公司瞬间灰飞烟灭,但也诞生了像谷歌、亚马逊、eBay、PayPal、网景等企业,及佩奇,贝索斯等一批伟大的企业家。   第五波浪潮由社交媒体和移动化等推动。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Snapchat, WeChat等爆发式涌现。   二、下一个“硅谷”,很可能还在硅谷 在经历了五波浪潮之后,这个世界对变革的期望值也被推得越来越高。下一个浪潮是什么?是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科技还是其他?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预测的是,引领下一波浪潮的企业或人物,诞生于硅谷的概率比全球任何一个地区都要高。   为何硅谷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保持领先?有如下的具体原因: 1.高技能移民人才汇聚地 硅谷的开放性吸引了大批各层次优秀人才,其广度和深度是全球其他地区无法媲美的,也正是这批高技能移民人才推动着一波又一波的创新。   《2015硅谷竞争力和创新项目》报告中指出,2013年,一半以上科学家和工程师出生在海外;2012年,43.9%的初创公司由移民创办。硅谷拥有高学历的移民者比比皆是,且移民人数还在不断攀升。 有趣的是,考夫曼基金会(Kauffman Foundation)2012年发布的一份题为《美国新移民创业者》的报告称,硅谷印度裔创始人数目多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华裔(包括大陆和台湾)位列第二,但与第一名相距甚远。   目前,硅谷高科技公司印度裔高管已多得不足为奇了,如谷歌CEO Sundar Pichai,Airbnb首席运营官Varsha RAO,前Linkedin首席数据科学家DJ Patil等。为什么印裔能脱颖而出?难道仅仅是英语优势吗?   硅谷创业者兼大学教授Vivek Wadhwa认为,此前印度裔也并未受到重视,但十五年前印度裔打破了这种平衡。1995-2005年间,印度人学会抱团,相互扶持,才扭转了局势。   2.自发形成的生态,不是规划出来的 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曾表示,硅谷绝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更像是一种思维方式或心态的映衬。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这类奇才能诞生于此,是因为在这里,无论多么疯狂的想法,多么雄心壮志的构想都不会被他人固定思维模式所浇灭,大家会给创业者证明他们想法有价值的自由。   同时,大家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其他地区的创业者可能会担心万一想法被他人窃取了怎么办?在硅谷,大家认为,想法重要但也是廉价的,很多时候你认为的独特想法也许早有人已经考虑过,而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到创办公司并实现上市关键靠执行能力。   硅谷创业者的一大特点是,不满足于仅仅做出一款伟大的产品,而是梦想着如何改变世界,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们信奉“Live to Work”的生活方式,其工作生活密不可分,甚至有点“工作即生活”的味道。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也曾说过,这里的一切并非由当地政府事先规划的,而是自发形成的一种生态。   相比而言,中国政府大力构建高新科技园区,爱尔兰政府花重金着手打造创投生态,这些行为值得肯定,但倘若缺乏某种文化基因,也许从一开始就与硅谷拉开了距离。   3.硅谷之父:斯坦福师生创业的开创者 自由是一切创新的土壤,斯坦福大学是硅谷自由灵魂所在地,也是多家巨头公司创始人的母校,包括谷歌两名创始人佩奇和布林,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Linkedin创始人霍夫曼,Palantir创始人卡普,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等。据相关统计,由斯坦福师生和校友创办的企业,其产值占硅谷总产值的50—60%。   而这股创业之风的引领者正是被誉为“硅谷之父”的特曼教授(Frederick Terman)。当年作为斯坦福工程学院院长,是他将其学生Bill Hewlett与David Packard从东部召回至斯坦福,并资助他俩创办了惠普公司(HP)。   特曼教授鼓励师生创业的精神无疑已深深扎根于历任校长心中,其现任校长约翰·亨尼西(John Hennessy)曾表示,大学知识只停留在大学围墙内,就无法更广泛地获取社会影响力。很多离校创业的学生,多年后仍能返回母校拿到学位。   作为斯坦福学生,你可以期待的是,功成名就的校友如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是你创业课程的教授,谷歌董事局主席Eric Schmidt可能是你的导师。   4.沙丘路:赫赫有名的投资胜地 五年前,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公司还是比较罕见;而现如今随着大量资本的注入,初创公司成长和规模化速度超乎想象。上述右图是美国知名调研机构CB Insights对美国和全球独角兽公司的统计,呈现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美国已经有70多家独角兽公司,其估值占全球独角兽公司总和的61%。   从1968年首个旧金山湾区天使基金成立,探讨合适的投资模式,到1979年以利润为导向的风投业诞生,目前发生在硅谷的风投金额已占美国风投总额的40%以上。而赫赫有名的硅谷沙丘路(Sandhill Road)则被认为是资本圣地。   老牌风投机构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格雷洛克风投(Greylock Partners)Marc Andreeseen创办的A16Z都汇集于此,他们会助力创业者从一个想法概念或一项技术转化成市场所需的产品。   但资本从来不是硅谷最稀缺的资源。那些面临高房价,交通拥堵毅然前往硅谷的年轻创业者恐怕在乎的不仅仅是资本,更是社交网络和圈子文化。   5.硅谷是一张网,谁都知道彼此 今年夏天,当企鹅智酷走访特拉维夫时,很多创投届人士称在以色列,创投圈人士基本都认识彼此;此次企鹅智酷走访硅谷得到的是相同的反馈。   强大的网络效应,使得很多新搬来的不是斯坦福毕业的创业者选择先加入知名孵化器Y Combinator,500 Startups加速器或Draper University等,以此结识更多创业伙伴或投资人。   而那些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者,会时不时骄傲地这么告诉企鹅智酷,当谈及明星孵化器YC,有创业者就说,“哦,你指Sam Altman(CEO),我跟他很熟,他是我大学室友。”   谈及刚被滴滴快的投资的美国第二大打车应用Lyft时,一位创业者称,“John Zimmer(创始人)是我朋友,他之前还经常睡到我家呢。”谈及科技媒体TechCrunch,另一位创业者说,“Arrington(创始人)一直喜欢写博客,他早前还给我们作个报道呢。”采访聊天过程中,碰到太多诸如此类的创业者。   是的,在这片土地上,你认识谁真的很重要。PayPal创始人Peter Thiel此前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时还强调过,他更愿意投资那些熟人推荐的项目。   三、绿洲上空的乌云:硅谷神话背后五点隐忧 近几年,“颠覆式创新”与“独角兽公司”可能是被谈及最多的字眼。颠覆出行服务行业的Uber,滴滴快的,颠覆酒店业的短租鼻祖Airbnb, 大数据独角兽公司Palantir, 印度电商Flipkart,以商业模式创新而成功的小米等等,稍作调研,不难发现这些独角兽公司背后都有全球资本的支持。   资本的狂热,让人不得不担心泡沫的存在。以NBA小牛队老板以代表的投资人,及《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媒体,都开始担心创业寒冬的到来,甚至担心会出现类似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独角兽”一词发明人艾琳·李表示,过去一年,独角兽公司基本翻了一倍,但大多是“纸质独角兽”,估值虚高,而其他一些独角兽的资产负债表中可能永远都填补不上足够多的零。   有些公司融资时风光无限,但并没有太多的退出选择。一方面卖掉难,有意愿以更高价格购买这些独角兽的公司不多;另一方面上市也难,因为营收状况不理想。但好在有很多人愿意为不断烧钱,没有利润的初创公司工作。   我们姑且先不论这轮泡沫是否会破裂,或何时会破裂,毋庸置疑的是,硅谷神话背后浮现的一系列问题,已不像泡沫那么难以捉摸。   1.VC界:宁可错投,不愿错过 早期错失Facebook,Uber或Airbnb的风投人士也许还记忆犹新,现在哪怕是“赌”,错投没有达到预期的初创公司,也不愿再错失下一个巨头。程序员受热捧,好项目受资本哄抢,投资决策时间越来越短,这一现象在HBO美剧《硅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巴菲特不投资高科技,但此前还是有很多风投人士将其投资理念奉为圣经,如他在少有的几场演讲中提到过的“打卡”理念,假如你的投资生涯有一张卡片,只能打20个洞,每投资一次算打一个洞,一辈子只有20次机会。这样在做每次选择时才会慎重,而不是“撒网式”投资。   2.创业界:新模式就是好的,不在乎是否真正创造价值 近两年,国内O2O服务可以称得上是最炙手可热的领域,虽然随着资本市场趋冷,也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而在硅谷,旧金山地区,也涌现出一波以渠道为主的公司,如外卖服务商GrubHub、按需快递服务商Postmates,众包食品杂货电商Instacart。   而随着Uber推出午餐外卖服务UberFresh, 亚马逊推出生鲜服务Amazon Fresh, 快速快捷的服务让人兴奋,但惊喜之余,有人开始思考这些公司在做的事到底与20世纪80年代Domino’s Pizza(提供30分钟送到家的服务)有何不同。   也许这一系列出行服务公司通过算法,积累数据,了解用户行为习惯,但这种模式为美国本已便捷的生活到底创造了怎样的价值也许该打个问号。这些公司某种程度上进行了创新,但这种模式不应被过度美化。   3.白人掌权的硅谷 科技世界永远相信精英制(Meritocracy),通常是最聪明的人能在那里成功。而关于种族或性别多样化的问题,总是让科技界人士感到不那么舒服。   一方面,高技术移民人才为硅谷注入了生机;但另一方面,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风投界都缺乏多样化,大都白人掌权,女性和少数族裔很难真正得到重视,更别提拥有决策权。   2013年,Facebook官方数据显示,其4263名员工中,只有45名非洲裔;且非洲裔女性当年只增加了一名,上升至11名;其中没有一名非洲裔员工担任管理层职务。   风投界更是如此。考夫曼基金会统计数据显示,有权介入投资决策的资深风投人士是非洲裔的比例不足1%(4/546);拉美裔占比1.3%;且92%的高层投资团队是男性,78%是白人。   另一份数据显示,女性创办的科技公司只有8%拿到了风险投资;在拉美裔几乎占1/4的工薪人口中,在大型科技公司工作的拉美裔占了不到5%;事实上,拉美裔和非洲裔的代表人数还在持续下降。   今年Ellen Pao案件在硅谷掀起不少风波的,Reddit华裔女CEO起诉老东家KPCB性别歧视并要求索赔,这个事件报道后,引发了更多硅谷女性的维权行为。Ellen Pao称,若她的抗争能为VC界女性和少数族裔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环境,就已足够。   另外,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难题。美国移民法限制高技能人才入境数量使得获工作签难度增加了不少,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流失。很多时候,硅谷初创公司不仅要与其他初创公司比拼,还要与谷歌,Facebook等巨头竞争。   4.住宅成本不断攀升 硅谷创新步伐不断加速,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但基础设施更新似乎没有跟上高科技的脚步。据《2015硅谷竞争力和创新项目》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4年,硅谷(圣何塞附近区域)交通日益拥堵,房价更是陡涨了33%。   65%的硅谷CEO认为,高昂的房价直接导致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因为初创公司很多时候员工拿的是期权,工资相对较低。这使得很多美国优秀人才选择去住宅成本相对较低的奥斯汀或西雅图等地。   5.越年轻,越聪明 全球范围内,资本越来越追逐年轻创业者。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是IDG资本成立90后创业基金;硅谷则有彼得·蒂尔发起“20 under 20”项目,即每年资助20个20岁以下的辍学创业者;明星孵化器YC创始人任命年轻的Sam Altman为其接班人。   硅谷为人所熟知的几位成功创业者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Snapchat创始人斯皮格尔,Oculus VR创始人帕尔默·拉基,上一代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微软创始人盖茨等似乎都是辍学创业,年轻富豪的典型代表。   诸如此类的故事听得多了,很多年轻人还没想好要做什么就开始创业了。可能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创业一定要趁早,可以“快速退出,快速赚钱”,万一成为下一个扎克伯格了呢?   是的,的确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但我们来看下一组数据,2015年Startup Compass全球创投生态调研结果显示,硅谷平均创业年龄36.2岁,以色列特拉维夫平均创业年龄33.6岁。   不妨试想下,上述年轻创业者能成功是拒绝高校课堂进而学会如何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还是他们是那些即便不辍学也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   尾声:硅谷的未来 尽管隐忧存在,但这些问题似乎并未阻碍硅谷成为科技与互联网世界的中心,全球各地的精英人才依然纷至沓来。这里汇聚着一批有着相同志向,活在“自己世界里”,醉心于改变世界的人。   曾有外媒记者问Palantir联合创始人乔·朗斯戴尔(Joe Lonsdale)为何湾区很多人对科技公司的所做作为感到愤怒,他的答复是,科技是最具颠覆力的东西,未来十年这里创造的财富,将比过去十年所更富吸引力。假若这儿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也许会让硅谷之外的世界感到愤怒。但他同时相信,不论如何,科技总是会让生活更美好。   是的,这就是硅谷。这里的创业者们不论狂热还是冷静,喧嚣还是沉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相信自己被赋予了改变世界的使命,并为之身体力行。这也正是硅谷迷人又危险的根源。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在演讲中提到,也许“选择善良比选择聪明更重要”,对于今天和未来的硅谷人来说,世界并不担心他们的智慧,更多的,是如何正确使用这群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   来源:企鹅智库
    硅谷
    2015年10月22日
  • 硅谷
    为企业用户提供软件打包上云服务,Bracket获4500万美元C轮融资 前段时间,Netflix 宣布关闭其最后一个数据中心,将其影片库和用户数据库的关键内容全部存储在公有云。紧随其后的是 AWS 的开发者大会以及昨天刚刚技术的云栖大会,大家都在说公有云是企业服务的未来,是一种基础措施。   Netflix 首席产品官兼工程副总裁 Neil Hunt 直言:“AWS 现在已经是计算服务的基础层。”   即使亚马逊,微软,阿里云和 Google 等巨头都宣称自己的服务十分安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信任这些宣传,而且公有云之间的切换成本过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Bracket Computing 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打包上云服务。通过名为 Computing Cell 的软件,用户可以把应用程序、相关数据、安全功能和管理程序等打包成一个包裹,并在公有云或客户的私有服务器上快速部署。Bracket 通过多层加密技术保证 Cell 在多个公有云上的安全性 ,即使是在不受信任的网络环境下也能工作。 根据华尔街日报消息,Bracket Computing 日前获得了一轮 4500 万美元 C 轮投资,Fidelity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Co. 和 Goldman Sachs 等投资人参与了此轮,其现有投资者还包括了 Andreessen Horowitz,高通和通用电气等巨头。Bracket 的两位创始人 Tom Gillis 和 Jason Lango 都是 IT 老兵,他们之前的防病毒硬件公司 Ironport Systems 在 2007 以 8.3 亿美元的价格被思科收购。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blogs.wsj.com
    硅谷
    2015年10月20日
  • 硅谷
    文字处理和协作工具 Quip 将开始新的扩张,B轮拿到 3000 万美元 移动文字处理和办公工具Quip拿到了来自Greylock和Benchmark的 B 轮 3000 万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的领投方为 Greylock,Benchmark 跟投。其 CEO Bret Taylor 表示,融资将主要用于 Quip 的扩张。   目前,Quip 已经有超过 30,000 家公司用户在使用其服务。Quip 的功能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聊天等。用户根据使用的服务不同,每月向 Quip 支付 10 到 25 美元。用户当中包括了Facebook和New Relic等公司。实际上,用户使用 Quip 不仅仅是为了编辑文件和聊天功能,还因为它为用户提供一个跨平台的文字协作处理平台。其联合创始人 Kevin Gibbs 还表示,公司的 1,500 万美元上一轮融资到现在还没有使用。   Kevin Gibbs 还在一个采访中解释了 Quip 现在提出增长策略的两点原因:第一,Quip 在产品上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已经有了清晰的模式和战略。而且产品有不错的用户反馈。第二,投资人对公司的估值合理,适合进行融资扩张。   有意思的是 Quip 先期是从移动设备切入市场的,获取一定用户之后,才进行了电脑版软件的开发。目前其移动版客户和电脑版客户各站一半。从这项数据也让我们看出,在办公场景下,用户对 PC 端的依赖程度要大于移动端。   另外,Quip 还表示有新的重量级成员 Patrick Moran 加入团队。Patrick Moran 此前是 New Relic 的 CMO,现在在 Quip 担任首席客户官;此外,Greylock 的著名投资人 John Lilly 加入其董事会。   原创文章,作者:亦大成
    硅谷
    2015年10月19日
  • 硅谷
    B2B在美国还不火,做中小企业采购的Kinnek获2000万美元B轮融资 Kinnek是一个帮中小企业做线上采购的 B2B 平台。联合创始人兼 CEO Karthik Sridharan 称保守估计,所有美国 100 人以下、营收不到 2000 万美元的中小企业有 470 万家,每年会产生超 2.2 万亿的机械、设备、货物的采购花费。而该公司目前已整合 20000 企业用户和 2000 个供应商,每周撮合的交易就有几百万美元。   公司刚刚宣布获得来自Thrive Capital的 2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金额将用于扩展新的行业板块和团队扩招。另外,Thrive 的创始人 Josh Kushner 将获得 Kinnek 董事会席位,此君曾创办独角兽医疗企业 Oscar,他还参与过 Instagram 和眼镜电商 Warby Parker 的投资。   据 DataFox 调查报告,美国近年来专注中小企业 B2B 的公司只有 4 家较为成功,包括Kinnek、BuyersBestFriend、SupplyBid和SupplyHog,每一家都在做不同的垂直领域,比如 SupplyHog 做的是建筑行业 B2B,而 Kinnek 此前主要涉及的是餐厅、酒馆和食品制造行业,所以互相之间竞争并不激烈。   Kinnek 的模式并不是单纯的信息中介,而是以服务采购方为主,当他们下了需求订单后,平台将其推送给相关的供应商,然后供应商提供商品信息与报价,最终由采购方挑选。此服务对采购方是免费的,而平台会向供应商收取一定佣金,并承诺可以帮它卖出商品。平台也比较推崇去中介化,希望建立对供应商的评价机制,从而帮好的供应商引流,这与国内 B2B 平台的基础思路相似。   目前公司正计划创建一个问答型论坛,一方面希望帮助供应商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声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做相同业务的企业主们互相交流。此外,Kinnek 还计划扩展业务到酒店、旅馆、农场和农业相关的领域。   Kinnek 创建于 2012年,目前共有 30 名员工,公司 CEO Karthik Sridharan 和另一联合创始人 Rui Ma(华裔)曾在JPMorgan实习时相识,并决定共同创业。另外,参与本轮融资的还有公司此前投资方,包括 Matrix Partners,、Sierra Ventures、Version One Ventures 和 Angelpad,以及一些个人投资者,公司截至目前共获得 3300 万美元融资。   我们可以观察到,B2B 行业在美国并没有像国内那样火爆,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个领域做的最好的公司是中国的阿里巴巴,而 Amazon、eBay 等美国电商都没有介入中小企业 B2B 领域,不知这是为何?不过如今他们也开始逐渐认识到 B2B 领域大有可为,预计后续还会有不少玩家进入市场。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bizjournals.com
    硅谷
    2015年10月16日
  • 硅谷
    AWS年收益达73亿美元,推出 QuichSight、Kinesis Firehose、Inspector等云服务工具 这一次的 Amazon re: invent,悉数围绕 AWS 展开。   大会上,AWS 的高级副总裁 Andy Jassy 提到,在云服务领域,AWS 仍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已有超过 100 万的活跃用户,而且特别指出这 100 万是企业而非个人用户,AWS 总体年收益达 73 亿美元,另外仅数据库业务目前也已达到 10 亿美元的年收益。 相比去年,AWS 业务总体增长了 81%, Jassy 表示,不论是云存储、处理还是其他数据库服务的增长在业内都高于竞争对手。其中,EC2 业务增长达 95%,S3 数据中心的业务增长达 120%,数据库服务增长达 127%。   就云服务而言,市场中虽然已有大大小小的玩家,但 AWS 的每一个举措都会掀起不小波澜,它的市场策略正如 Amazon 在电商业务开疆拓土一般:提供廉价产品以建立起规模经济。 Jassy 表示,目前已经有 25 种不同类型的 800 家软件提供商集成了 AWS 的服务。   在未来的布局上,Amazon 准备发布一个围绕安全的新培训和认证项目,不久还将推出一个 DevOps 能力计划,推动混合云建设,并将允许用户配置专有的 EC2 主机,同时将为合作伙伴提供类似于 AWS 的 DevOps 和管理服务的认证。   罢特,IBM 随后就发 Twitter 称自家的云业务收益为 87 亿美元,明明甩 AWS 一截..... 此外,大会还发布了一系列围绕云服务的工具——   QuickSight Quicksight 一款全新的基于云的 BI 工具,Jassy 表示,相比传统的 BI 提供商,QuickSight 于企业的成本只要十分之一。而且它更加易用,得益于超高速并行内存计算引擎(SPICE,Super-Fast Parallel In-Memory Computation Engine )的技术支持,QuickSight 只需要 60 秒就能提供可视化地计算结果,并能够自动辨别出结果呈现的优先顺序,同时它也集成了 AWS 的其他云服务。   QuickSight 的推出应该早在预料之中——Microsoft 的 Power BI 正式启用距今不过数个月,而 IBM 也在去年为其 SoftLayer 公共云推出了 Cognos 的 BI 服务,Salesforce 在去年也推出的相似的 Analytics Cloud ,还有创业公司如 BIME、 Birst、Domo,另外 GoodData 也推出了独立 BI 工具。   不过,公众云的 “铁王座” 一直以来还是 AWS 的,即便是 SoftLayer 或 Azure 都不能与之抗衡,而通过图表来展现其数据分析的 QuickSight,无疑是 AWS 在 BI 领域的又一强劲落子。AWS 的产品战略主管(也是首席数据科学家)Matt Wood 表示,Domo,Qlik,Tableau 以及 Tibco 的 BI 工具都可以插入 QuickSight 的 SPICE 引擎并进行查询,AWS 提供的数据可视化和图表可以开放给任何人,它可以通过邮件分享或者是嵌入到网页中。   Kinesis Firehose Amazon 在 2013年 推出 Kinesis 服务,致力于帮助开发者实时处理海量数据,现已经更名 Kinesis Streams,此次推出的 Kinesis Firehose 则是一款向云端传输数据流的工具,它能够从网页 app、移动 app 或遥测系统向 AWS 的存储系统中传输,这些数据则用于进一步分析,另外,这项服务还提供数据连接选项,可供开发人员自行配置。目前初期 Kinesis Firehose 只用于 S3 和 RedShift,不过接下来还将支持更多数据仓储服务。   Snowball 这就是 Amazon 早前说的提供数据迁移服务的 “物理存储设备” 啦,当企业数据上传特别大的时候,可以先拷到 Snowball,再寄回给 Amazon。Snowball 的样子像一台传统的台式主机,不过稍大一点,它能容纳 50TB 的数据,机箱一侧是一面 Kindle,可以自动进行传输标记。据悉,这台机器能够承受 6g 震荡,并自带 110V 电源,还有内置 10GB 的网络连接。   开发者每次导入或导出数据的费用为 200 美元。如果是就地使用,前十天是免费的,之后每天会收取 15 美元。如果是将数据导入 AWS S3 时不收取费用,但是导出数据的话,每 GB 收取 0.03.美元。除了 S3,其他的数据仓储服务也将陆续开放。   数据迁移:Database Migration Service、Schema Conversion Tool、MariaDB 数据库引擎 AWS 的 Database Migration Service,即数据迁移服务,目前能够在 10-15 分钟之内完成企业数据迁移,并承诺能够以更低成本在云中运行相同数据库。   不过目前的数据库还是比较复杂的软件形式,为了更简化,AWS 发布了一款免费的 Schema Conversion Tool,能够自动改变数据库模式和数据库代码,让现有的相对独立数据库能够共同在 Amazon 的公有云上运行。   同时,AWS 还为 MariaDB SQL 提供数据引擎服务。   MySQL 早前被 Oracler 纳入囊中,为了与其竞争,AWS 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云服务用来支撑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 SimpleDB 以及 RDS (Relational DatabaseService),另外还有后来的新的云数据库服务 Aurora。而 MariaDB SQL 作为 MySQL 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开始向 MariaDB 迁移,目前即便是 Goolge Cloud Plantform 还是 Microsoft Engine 都尚没有一个专门的 MariaDB 引擎。 Inspector 这是一种可以检测和识别潜在安全漏洞与合规漏洞的机器人服务,它利用了 Amazon20 多年来的运营经验积累,并且能够生成一份安全状况报告,并给出后续解决步骤的建议。不过,Amazon 推出这项服务,像 CloudPassge、Dome9 等创业公司也早就开始提供了,另外还有 Netflix 之前推出的 “猴子系列” 开源工具。好吧,有国外网友表示,那些早早开始做这项安全服务的创业公司又该哭了。   来源:36氪 ,作者:孝羽
    硅谷
    2015年10月13日
  • 硅谷
    硅谷悄然而起的流行:在管理上干掉CEO! 虎嗅注:本文系 Medium 于 2015 年 5 月 27 日举办的一次论坛活动回顾,在该活动上,员工嘉宾 Daryl Koopersmith 和 Jean Hsu 进行了关于“无差异自治”(Holacracy) 工作方式的分享演讲。 关于Holacracy,之前有的媒体翻译为“合弄制”、或者“无领导管理方式”,其本质是一种基于公司任务的管理模式,而不是传统公司采取的标准的层层报告的管理模式,它强调更加民主、相互交集且自我管理。从这篇来自Medium员工的分享里,我们惊讶地发现当他们长篇累牍地谈论公司管理与增长时,“CEO”这个词没有出现一次。这或许也是“无差异自治”的一个重要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是要在管理上消灭CEO,或者让TA变得不再那么必要、不再无处不在。 此前虎嗅曾报道过Zappos的谢家华是如何激进地在他的公司里推进该管理。今天我们来看这几年成长起来的新兴博客平台Medium是怎么做的。Medium最近融了5700万美元,估值据说达4亿美元。   无差异自治(Holacracy)是针对组织及其员工的一套工具。在如今的企业当中,职能角色全部都被定义好了,每一个职能都具有一定的职责和权威性。这意味着处于“顶层”的人并不具有彻底的权威——尽管是层级化的,但是权威仍旧是分散的。人们也可以具有多种职能,且每个人都能看到其他雇员的职能是什么。 “无差异自治”拥抱变革,期望变革,在 Medium 的活动上,嘉宾分享了 Medium 的组织结构如何变化,以支持工程团队规模的增加。 团队起先的结构很简单,工程师以小规模的跨职能团队形式进行工作——工程师、设计师、产品经理等等——称之为产品启动群 (在无差异自治中表示为圈子)。 不断进化 随着团队的扩大,为了追踪工程师的项目进度,需要有一个更固定的专用空间,更加明晰的支持架构,以便于让工程师讨论项目相关的问题。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工程师圈被提出,并且得到了建立。 在这个圈子里,包含试制工程师 (Proto Engineer) 职能,全部由新聘请的工程师担任,还包含工程师、技术负责人 (Tech Lead) 职能。每一个职能都有详细的明确职责,规定负责的人要做什么。大部分工程师在核心工程圈和产品圈均要承担职能。但是也可能出现一个工程师负担许多职能的情况,比如技术运营 (Tech Ops)——在工程圈包含之内,四个工程师要肩负上百万种职能。对于一个规模较小但是负责工程师团队许多重要环节的圈子来说,他们要做的任务量有点夸张——而且每一项都要执行得很好,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 在工程师团队达到 20 人左右的时候,工程师团队负责人已经显然无法做到与所有人保持常规一对一面谈的状态 (常规状态下每隔几个月要见一次以上)。随着员工们在工作职能间的切换、各自产品圈中有不同负责人,需要有一个可以扩大规模的管理方式,让每一个工程师都能够和某个同事建立长期的关系,探讨个人成长、职业生涯轨迹和日常工作中的棘手情况。 Medium 团队起用了“小组领导”(Group Lead) 的职能,即我们所认为工程师管理的“人际方面”(people side)。明确这个职能的人不是“技术领导”(Tech Lead),即负责工程师管理中的“技术方面”(technical side)的角色,也不是“项目牵头人”(Initiative Lead),即类似于产品经理的角色。“小组领导”是工程师保持常规一对一会面的人。 员工和职能 和传统架构的公司相比,这种做法最大的区别是,你不仅只是负责一个职能,一条路径发展下去。员工和职能是分离的,所以你可以拥有一条“自我选择”(choose-your-own-adventure) 的职业路径。 举个例子,Jean 是 Medium 的一位工程师,但是她又同时肩负多种不同的职能,其中包括 11 位工程师的“小组领导”、产品 Node Services Guild 的负责人、Publications Initiative 的工程师等等。她还帮助工程师圈子搭建入职和面试培训,以及招聘和外联等等。将这些职能明确地分配给 Jean 对她很有好处,因为这些职责很重要,但是却经常被忽视,或者被认为是会让工程师分心的工作。 Jean 本人很享受这种明晰的管理结构,且不觉得她一定要选择是否完成 100% 的管理目标,她认为许多公司都是后一种情况。她能挑选自己希望专注的目标,每个月都可以不同。有时,她可能希望专注在组织领导力上,过几个月,她可能希望在基础设施项目上投入,或是发起一个项目在技术上挑战自己。 肩负不同的职能 工程师 Koop 谈到他在 Medium 负责多个职能时,这样说道: Medium 的每个员工都是这个组织的某一个独一无二的部分,从各自的职能中能够反映出来。 和我们大部分的应用开发工程师一样,当 Koop 于 2013 年 3 月份加入 Medium 的时候,他被赋予两个职责:一个是工程师,一个是某产品的贡献者。随着工程师团队的扩大,团队意识到需要为代码库核心区域安排一个维护者。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工程师团队 2013 年末设立了 Domain Expert 这个职能,专注于维护 Medium 的 web 框架。随着时间的过去,他在工程师圈里负责了许多不同的职能,与此同时也要肩负起工程师的职责。 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负担许多职责。一些人有一个或两个职责,专注在他们的工作上,另一些人则会有更多职责。有时候,在某个时间里,满足所有的职责很难 (甚至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公司里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将各自的职责做优先级排列。优先级可能会改变,和你的同事及时沟通你所专注投入的事情,始终是很重要的。 随公司需求调整职能 每个人都有权利提议改变 Medium 的工作方式。比如在 2014 年末的时候,工程师们发现 Domain Expert 职能变得有点不那么准确了。在现实中,随着机构规模的扩大,一名员工无法完全管理代码库的某个区域。取而代之的是一组工程师——Domain Expert 和其他员工——一起协作来维持并改进 Medium 代码的不同区域。在一次会议中,工程师 Koop 提议,将 Domain Expert 的职能改进为几个“小组织”(Guild),以便于反映出工程师团队是怎么运作的。 目前 Medium 有四个 Guilds:Web 客户端、iOS、节点服务 (Node Services) 和数据。每个小组织都专注在改进各自的主旨、建立最佳工程实施以及培训其他团队成员上面。小组织以团队需要为标准来对工作进行优先级排序。其中一些专注在开发者生产力上,另一些则专注在教育和最优实施方法上。 Medium 目前的工程师架构是提议积累实施的结果。眼下市场上大部分组织架构都是死板的,并没有为变化和增长进行设计。这常常会导致大规模的、颠覆性的组织重构。“无差异自治”让 Medium 能够不断优化,不断调节组织以便于贴近需求,随着 Medium 的增长,这一点仍将继续。 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 Medium 还没有搞清楚所有问题。“无差异自治”是 Medium 改变组织的工具。随着团队的增长,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一个综合性的等级系统是怎样的?如何能实现频繁有效的个体反馈?大部分公司都面临这些问题 (无论它们是否真的试图解决这些问题)。Medium 希望从它们的成功和失败中学习,而不希望重蹈覆辙。 好的工程师管理很重要 在硅谷目前有一个很盛行的趋势,那就是大家都在推崇——公司管理要尽量少的理念,或者是无管理者的扁平架构理念。但是活动嘉宾 Cathy Edwards 认为,好的管理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好的管理能够将政治斗争最小化,确保员工的幸福感和成长性,为整个团队的生产力最大化提供适佳的环境。但是大部分被提拔至管理岗位的人从未被告知他们的工作究竟是什么,也没有经过培训,所以他们往往无法实现目标承诺。 Cathy 认同“无差异自治”做法的其中一点,是这种管理方式使得许多管理职能明晰化,让谁负责做什么事情一目了然。虽然并非十全十美,但是采用“无差异自治”的组织并不认为层级式管理架构注定失败。让公司整个团队都能够投身其中,各司其职,在公司架构和流程上做好决策,能够帮助确保这种管理方式对所有人都有效,从本文之前的叙述来看,“无差异自治”在 Medium 发挥得很好。   本文来源:Medium,虎嗅编译。
    硅谷
    2015年10月13日
  • 硅谷
    员工交流平台Reflektive获得35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 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旧金山。 本轮的投资者为Andreessen Horowitz、Lars Dalgaard、Beresheit General Partner Ltd。 该公司致力于为雇佣者和雇主建立一个及时有效的交流和工作反馈平台,目前包括Pinterest, Glassdoor, Lyft, Optimizely, Instacart 和Thumbtack等公司均在使用Reflektive来管理员工。 Reflektive Raises $3.6 Million From Andreessen Horowitz To Rethink Annual Performance Reviews Everyone dreads them: The annual performance review. After all, it’s hard for employees to do much with a yearly sit-down where some past accomplishments and failings are outlined, and a vague improvement plan with far-off objectives is set in place.   Numerous companies have emerged in recent year to kill such reviews, including pulse survey startups like Tiny Pulse that produce frequent, anonymous employee polls to help bosses understand in real time who is happy, who isn’t, and what they can do about it.   Reflektive, a year-old, San Francisco-based employee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 platform, is taking things in a slightly different direction by making it easier for colleagues and managers to deliver real-time feedback via Gmail, Outlook and Slack.   With a pop up tab that appears in the body of an email, a colleague can provide feedback about what someone did particularly well any time they’re moved to do so. Meanwhile, managers can use the field any time they like to deliver constructive feedback.   The idea: by making it easy to garner more frequent feedback and generate more open conversation, employee reviews – whether annual, quarterly, or monthly – can include many more data points, presumably becoming more productive in the process.   Andreessen Horowitz apparently likes the approach. It just gave Reflektive $3.5 million in seed funding in a deal led by general partner Lars Dalgaard, who earlier founded and ran the HR software company Successfactors. Going forward, says founder and CEO Rajeev Behera, Reflektive’s 13-person team aims to build up more products that are engaging for employees, including profiles where people can update others about what they’re doing, what they’ve accomplished, and what projects on which they’re working.   Reflektive also plans to integrate with many more services, including Salesforce, Github, and Hubspot.   “We want to be where you are,” says Behera, who last worked at Disney Interactive, managing a team of roughly 80 people and observing firsthand lots of “task management” versus employee development.   Behera thinks that by creating a far more open feedback loop, managers will be better equipped to help their employees’ careers to evolve, and employees will be more motivated to spend time with their management.   More than 50 paying clients are giving it a shot. Among Reflektive’s customers is Pinterest, Glassdoor, Lyft, Optimizely, Instacart and Thumbtack.   来源:techcrunch.com
    硅谷
    2015年10月12日
  • 硅谷
    员工医疗保险服务公司Hixme完成1014万美元A轮融资 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设在加州的阿古拉山。 本次领投的公司为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该公司通过鼓励公司将本该公司为员工缴纳的医疗保险金发放给员工使员工使其选择更符合自身情况的医疗保险类型。
    硅谷
    2015年10月12日
  • 硅谷
    Evernote 全球裁员 13%,关闭 3 个办公室 美国云笔记服务提供商 Evernote 周二宣布在全球裁员 47 人,占到了员工比重的 13%,并且要关闭位于中国台湾、新加坡和莫斯科的 3 个办公室。 Evernote 莫斯科办公室此前的重心是产品开发,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办公室的重心则是销售与营销。调整之后,除中国大陆业务保持不变之外,Evernote 所有的亚洲业务都将被重新整合到韩国首都首尔。 Evernote 首席执行官 Chris O'Neil 在官方博客中表示,此次调整旨在把公司打造成为一个 “规模更小、更专注的团队。” 因为公司的重心已变为成为一个商业工具,而不是消费者工具。他还写到:“在未来的几个月内,我们将会发生两点变化:第一,我们将围绕着用户最关心的核心功能发布重大基础产品改进;第二,我们将撤回那些无法支持我们使命的方案。” Chris O'Neil 接替 Phil Libin 出任 CEO 的这两个月以来,他一直都在评估现状企图做出改革。未来,他将把 Evernote 的发展重点集中在三大核心优势领域:笔记、同步和搜索。 除此之外,Evernote 正在着手关闭一些表现不佳的项目,如美食跟踪应用 Evernote Food,预计该应用将会在周三正式关闭。   原创文章,作者:徐宁 来源:36氪
    硅谷
    2015年09月30日
  • 硅谷
    背景调查公司Onfido委任前谷歌主管作为其首席商务官,意在促进国际扩张 【HRTechChina编辑部9月28日编译】   背景调查公司Onfido 已委任前谷歌主管爱德华温加尔作为其首席商务官, 意在促进公司的国际扩张。   公司成立于 2012 年,总部位于伦敦。最近公司把业务延伸到美国,而温加尔将引领全球客户关系走出旧金山。   目前已有 Deliveroo、 Handy 和 Onefinestay甚至英国 NHS在使用该平台,这一平台可以帮助使用者成批量的检查用户信息。   温加尔以前是谷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业务渠道合作伙伴主任,并对欧洲互联网巨头广告商负责。   为了实现雄心勃勃的计划,Onfido 2月份进行了 $4.5m A轮融资,投资者包括 CrunchFund 和Wellington Partners, 还把Brent Hoberman算做其明星支持者。   "全球共享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各国之间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方式”,Onfido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侯赛因卡萨伊说道。我们在美国以及其他地区投入的资源很重要,正是这些资源的投入得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市场独特需求。   "成千上万的公司想要通过这一平台对他们的会员和承包商的背景信息和身份进行彻底和有效地检查,让其客户之间产生信任,而艾德作为领导确保我们能正面迎接这一挑战"。   这家公司还任命了牛津大学教授菲利普 · 托到其 Onfido 咨询委员会以帮助发展机器学习能力相应的软件。     Onfido bags ex-Google director as commercial head Sharing economy background checker Onfido has appointed ex-Google director Edward Ungar as its first ever chief commercial officer focused on driving the company’s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London-based startup, founded in 2012, recently opened up in the US and Ungar will lead global client relationships out of San Francisco. The platform is already used by the likes of Deliveroo, Handy and Onefinestay, and even the UK’s NHS, to check the identities of their users at scale. Ungar was previously Google’s director of channel partnerships for EMEA, looking after the internet giant’s ad clients in Europe. To help deliver on its ambitious plans, Onfido raised a $4.5m Series A round back in February, which was joined by CrunchFund and Wellington Partners, and it counts Brent Hoberman among its star backers. “The global sharing economy is fundamentally changing the way people provide goods and services to one another around the globe,” said Husayn Kassai, Onfido’s cofounder and CEO. “It’s important that we invest resources in the US — along with other regions — to meet the unique and growing global market needs. “Thousands of companies need to thoroughly and efficiently check the backgrounds and identity of the members and contractors who want to work through their platform so as to engender trust among their customers. Ed’s leadership ensures we meet that challenge head-on.” The company has also appointed Oxford University Professor Philip Torr to its Onfido’s advisory board in order to help develop the machine learning capabilities of its software.   来源:techcitynews  
    硅谷
    2015年0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