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硅谷超级天使Chris Sacca:不退缩,要勇往直前 Chris Sacca 凭借他早期投资 Uber、Twitter、Instagram 和 Kickstarter 的经验,在投资界享有盛名。他也是 Lowercase Capital 的创始人,在他成为投资人之前,他曾在 Google 任职,他帮助 Google 买下了价值十多亿美元的数据中心。   本文是从他的一次视频中精简而成。   你如何才能交到真正优秀的朋友? Chris Sacca 认为真正的行动者是那些能够让想法变成现实的人,他们并没有多难找,他们只是和其他人不太相同。当 Twitter 和 Square 的创始人 Jack Dorsey,Blogger 及 Twitter 的联合创始人 Ev Williams,Uber 的首席执行官 Travis Kalanick、Slack 的创始人 Stewart Butterfield 谈论到他们的公司时,可以发现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公司将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识别别人的才能只是第一步,但如果想要结交这些有才能的人,你需要成为他们那个圈子的人。当他第一次与 Instagram 联合创始人 Kevin Systrom 见面的时候,他就在其身上发现了独特的才能。   创业者们通常犯的第一个错误是什么? Chris 表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始人,但成为创始人这件事却充满了诱惑力。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创业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和时尚的事,但是人们受到的仅仅是这种想法的吸引,而并非是在理解了成为一个创始人需要面临如何残酷的现实压力之后仍愿意迎难而上。   Chris Sacca:“理论上,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始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去创建一个公司。”   那么当你成为创始人的时候,你如何判断自己能够做成这件事? 你一定会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你也没法劝自己否认这个认知。Chris 认为,这个认知源于内心深处,没有人会去质疑,也没有人会把时间浪费在自己根本无力做到的事情上。   相反,如果你发现自己表示出 “我只是想要去创建一些东西” 的想法,根据这个想法考虑了很久并且想找其他人来验证这个想法是否可行。作为一个创始人,你还没意识到自己应该放弃这件事。   在科技领域,哪些人最令人尊重但往往却被人低估? 投资人代表人物:Bill Gurley(Benchmark Capital 高级合伙人、Uber 董事会成员) Chris 表示很幸运能够和他一起在董事会共事。在整个会议上,Gurley 说的话绝不会超过 30 个词。他是一个超级棒的聆听者。Chris 认为我们所有人都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运营方代表人物:Adam Bain(Twitter 新晋 COO) Chris 想人们仍然不太了解 Adam Bain 在 Twitter 的工作能力有多出色。他和 Gurley 一样,为人非常低调。如果他想,他可以成为一家大公司的 COO。但他选择留在这个他一手建立的团队里,和另一个非常棒的创始人 Jack Dorsey 一起合作。   同时 Chris 也跟大家分享了分享一些 Larry 以及 Sergey 的故事 Chris 在 Google 任职四年,在 Google 公开上市之前他就已经加入了这家公司。当时他接到的一项任务就是:在不告诉任何人公司发展速度有多快的情况下,用十多亿美元买下数据中心。Chris 还提到,在 Google 大家会在激烈的辩论中讲故事;此外,Google 还会通过其他一些细微的小事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比如说 Google 故意在餐厅放置了少于就餐人数的座位,这就迫使你与别人坐在一起吃饭,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   关于 Google 的联合创始人 Sergey Brin Sergey 拥有让人难以置信的沟通能力。他为人风趣。他有时候还会表演独角喜剧,这也是 Chris 会认为他和著名喜剧演员 Robin Williams 能够成为好朋友的原因。Sergey 非常聪明,也是一个能力很强的销售人员。   Google 联合创始人 Larry Page 他真的可以看到未来。不过当他预知未来时,你会发现很难与他相处,这是因为他可以清晰的看到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因此他无法不对周边事物持以轻蔑的心态,尽管他在努力消除这种心态。当你与 Larry 呆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你提出的想法太过狭隘或是用了现在时态,他就会毫不客气地嘲笑你。   是否有一些你过去坚信,但现在却觉得被误导了的事? Chris 说到他过去非常认同谦逊是成功的关键,但当你和世界上最有才华的一群人一起工作的时候,这一点其实很难做到。他表示谦逊并非是人性的自然状态,而假装自己谦逊则是一件非常虚伪的事情。   当你和全世界最棒的程序员和开发商一起工作的时候,要求他们谦逊做事,这是一件很虚伪的事情。Chris 表示这些人都是成功的名人,他们同样也是懂得奉献的人。你可以用任何名词来形容他们,但你不能否认他们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因为自己获得成功却对他人怀有歉意,这更是一个虚伪的举动。   不过,当你在不擅长的领域假装自己很牛逼的时候,你可能会招惹到不小的麻烦。   Chris Sacca:“别为自己做成了世界上最棒的一件事而怀有歉意,但你要清楚知道未来发展的目的地在哪。” 他将这称之为人性中的 “生来勇敢”,事实上这也是他的做人准则。   Chris Sacca 在大学笔记本里的到底要有什么内容,竟然成了一辈子的预测? Chris Sacca 在 Tim Ferriss 播客中提到过,大学时他曾在爱尔兰当交流生,当时有个关于笔记的小插曲:有一次他和同学传纸条,他们分别在纸条上写下与自己梦想工作相关的词汇,最终他将这些纸条拼在一起,而由这些纸条组成的工作就是他梦想的工作,但他连这个工作是否存在都不知道。   Chris Sacca 表示他并不了解这份工作,但他知道这份工作需要讲很多电话,进行很多谈判,也会遇见很多大喊大叫的人,以及很高的风险,但往往是高风险伴随着高回报。他知道他从哪里能得到他想要的,也许会有一半的时间在山上一半的时间在海滩上,但不管它是什么样,他都决定从 40 岁的时候开始要这么做。   几年前,Chris 和他的妻子在他们的车库中找到他的笔记本,但当看到笔记本里的内容时,他们震惊不已,因为他早已在笔记本中非常准确地描述了他现在做这些事的原因。   Chris Sacca 因为什么而变得众所周知? 在职业生涯早期, Chris 并没有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当他在 Google 任职的时候,他代表的是公司;当他大学毕业后进入华盛顿时,他不想因民主党身份而丧失一些潜在的雇主。现在他明白了,他以前从来没有不计后果地去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   “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当年度最大的募捐活动,但由于我是爱德华·斯诺登巨大的支持者,白宫并没有给我打电话。” Chris 说到。   同时,他表示 “这只是我想要努力成为最真实的人,如果我能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能够激励到其他人,这也许就会为我们正在做的事带来前进的核心动力。”   Chris 认为要做会讲故事的人 Chris 认为讲故事是创业做事的基本内容,融资、招聘以及媒体宣传都依靠讲故事而生存。   要学会利用故事向媒体推销你自己和你的产品,向投资人、员工以及客户讲述你未来的愿景和发展规划。   有的创业者在描述其产品时更倾向于使用未来式的语言,这也是成功的创业者和失败的创业者最根本的区别。   Chris Sacca Doesn’t Hold Back Chris Sacca is known for his early investments in Twitter, Uber, Instagram, and Kickstarter, among many others, and is the founder of Lowercase Capital. Prior to his investing days, Chris was tasked with buying billions of dollars worth of data centers while at Google, without alerting anyone (Microsoft) as to how big the company would become. He’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startup investors and doesn’t hold back when sharing his advice or opinions — which is exactly what we got in this recent Product Hunt LIVE video chat. He shares what it was like working with Larry & Sergey at Google, becoming a guest shark on Shark Tank, interviewing Edward Snowden, and asking President Obama the tough questions that no one else has dared to ask. How do you surround yourself with talented people? Chris says that the real movers, the people that make things actually happen, aren’t all that hard to find — they’re just different. When people like Jack Dorsey, Ev Williams, Travis Kalanick, and Stewart Butterfield, talk about their businesses there is just an air of inevitability—they know they’re working on something that’s bigger than the rest of us. But identifying talent is just the first step. To surround yourself with those talented people, you have to become someone they want to be around. Watch Chris describe how to put yourself in that position, and what he saw in Kevin Systrom while meeting the Instagram co-founder for the first time.       What is the biggest mistake first time founders make? Chris says not everybody is a founder, but that right now there’s a real allure to being one. We’re at a time where it’s very fashionable and attractive to start a company, but it’s the concept that people are drawn to rather than the tough reality of what being a founder is actually like. “Everybody is capable of being a founder on paper, but not everybody has founding in their gut.” —Chris Sacca       So how do you evaluate if you have what it takes to be a founder? It’s so obvious to you that you can’t imagine doing anything else. The idea just has to exist, and you’re not trying to convince yourself of that, or anyone. It comes from so deep down, Chris says, that there is no personal doubt that this is what you have to be spending your time on. In contrast, if you find yourself saying “I just want to start something” and you’re shopping around for an idea and looking around for someone to validate that idea…as a founder, that’s just not going to cut it.      Who are the most respected and underrated people in tech? On the investing side: Bill Gurley (Benchmark GP & Uber Board Member). Sacca says: I wish there was an instructional video of Bill Gurley in board meetings. I’ve been lucky enough to serve on a board with him, and the guy doesn’t say thirty words all meeting, but when he does they’re pivotal, they’re inspirational, and they’re high impact. He’s just an incredible listener. I feel like all of us could learn from him, his insight is incredible, and a guy that’s doing it right that I admire. A very different style than mine, but I really admire his style. On the operating side: adam bain (recently promoted Twitter COO). I do think people still don’t understand how good Adam Bain is at Twitter. That is a guy who also (like Gurley) just lays completely low and gives all credit to the people around him. He is someone who could be a CEO of a huge company right now, and he’s chosen to build Twitter, to stay with the team he’s built there, and to work with @Jack who’s one of the best people in the world to work with. Keep an eye on Adam Bain — he accomplishes more (and does so with a smile) than anyone I’ve ever worked with.         On that note, can you tell us a little bit about Larry and Sergey? Sacca spent four years working at Google and joined before the company went public. He was tasked with buying up data centers for over a billion dollars using secret code names as to not alert anyone to how quickly the company was growing at the time. Chris talked about telling stories of the intense debate culture of working at Google at the time, and even the little things, like intentionally having fewer seats than people at the cafeteria so you’d be forced to eat lunch next to someone. On Google co-founder Sergey Brin: Sergey is an incredible communicator. He’s very witty, I don’t know if it all comes across on stage because he holds back, but he’s legitimately funny. That guy could even do a little bit of stand up. That was one of the reasons I think he and Robin Williams became such close pals. Sergey is bright and he’s a good sales person, too, whom I learned from. He just truly sees ahead. And it’s really hard to be around him when he’s in that mode sometimes because the future is so obvious to him that he has a hard time not being dismissive (although he works hard at it). The one reason you could get laughed out of the room with Larry is if you come with an idea that is too small or too present tense.          What’s something you used to fervently believe that you now see as misguided? Sacca explains how he used to subscribe to the notion that being humble is the key, and that’s hard when you’re working alongside the most talented people in the world at something. He says that humility is just not a natural state for some people and it would be inauthentic to pretend. When you’re working with some of the best coders and product people in the world, asking them to be humble is disingenuous. They’re rockstars, they’re ninjas, they’re whatever cliche term you want to use for it—but they’re special, says Sacca. And one of the things he realized is that it’s not authentic to be falsely humble, and it’s not authentic to apologize for being kickass at something. Where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though, is when you feel like you have to pretend to be kickass at things that you’re not great at. What was in Sacca’s college notebook that turned out to be the prediction of a lifetime? There was an episode on the Tim Ferriss Podcast where Sacca mentioned a notebook from college while he was on an exchange program in Ireland. He was passing notes with a classmate and ended up spelling out his future dream job, for a job he didn’t even know existed at the time. I don’t know what the job is called, but I know it’s gonna involve a lot of talking on the phone, a lot of negotiations, a lot of yelling at people, a lot of high stakes — high risk high reward — I’m gonna be able to do it from where ever I want, probably half time from the mountains half time from the beach, and whatever it is, I’m gonna be done doing it by the time I’m 40. A few years ago Chris and his wife found the notebook in the garage — and their jaw dropped, as it spells out a pretty accurate description of what Chris does. Here’s the full story of how that came about:         What does Sacca want to be known for? Earlier in his career, Chris wasn’t able to be his most authentic self. When he was at Google, he’d be speaking on behalf of the company; and when he graduated college in D.C. he didn’t want to alienate himself from half of the potential employers by coming out as a Democrat. Now he has the luxury of knowing that he never has to apply for another job, and with that, there’s a certain amount of freedom to speak (tweet🐥) up — although not without consequences. “It’s about being one of Obama’s largest fundraisers last year, and yet, coming out as a huge supporter of Edward Snowden — and suddenly having the White House no longer return my phone calls.” “It’s just about trying to be the most authentic person possible, and if I can hopefully keep working on that myself but inspire other people to be that way and maybe really bring that forward as a core value in what we all do — then I would be very proud.”           What was it like interviewing Edward Snowden? The interview is set to be in November, this tweet was just the prep time. So instead, Sacca told the story of what it was like moderating a series of tech dinners with President Obama. In one of the earlier ones, he noticed that no one was asking the President any real questions, so without holding back — he brought up som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issues of our time. Sacca’s takeaways from that experience can be summed up as: When the President speaks, do not interrupt. What seems like an easy choice from the outside is often an impossible task, and the President has to deal with those choices every day on the job.   本文编译自:medium.com
    硅谷
    2015年12月02日
  • 硅谷
    全球创新创业时代,如何与硅谷生态打交道? 在Fairchild仙童大街诞生了第一家硅谷公司仙童半导体 硅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作为全球创新和创业的科技之都,硅谷特别吸引着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城市的目光。 2015年,来自中国各省市的政府参观团和民营企业家及创业者走访团,一波又一波走进硅谷的世界,试图去了解这个地方为什么如此极具创新力?在这里,为什么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科技巨擘的同时,同时还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顶尖创业团队和独角兽们?在全球创新创业的大时代背景下,硅谷之外的世界如何与硅谷生态打交道? 硅谷其实并不是一座城市 很多人以为硅谷是一座城市,但其实硅谷并不是一座城市。硅谷实际上指的是泛旧金山南湾区部分,也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北部地区,主要包含了隶属于Santa Clara County(县)的众多城市,包括了著名的Mountain View、Palo Alto、Santa Clara等。 在这些城市中坐落着惠普、思科、甲骨文、英特尔、苹果、赛门铁克等著名科技巨擎的总部,也有谷歌、Facebook、雅虎、Salesforce、Twitter、LinkedIn等互联网新贵的总部,还有拥有很多新兴硅谷创新创业公司。 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奇点大学、Santa Clara大学、NASA Ames研究中心等,也位于硅谷地区。这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为硅谷地区输送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同时还提供了创业创新孵化器及相关高校和政府基金,保证了硅谷的长期科技繁荣。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科技公司和科技移民相继大批抵达硅谷,在硅谷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华人社区,Cupertino、Santa Clara、San Jose等硅谷地区的城市里都涌现了规模化的华人商业聚集区和生活社区。 繁衍了三代以上的硅谷公司 1970年的时候,一位美国加州创业者Ralph Vaerst创造了“硅谷”一词,但硅谷的历史远远早于1970年。 早在1957年,8位年轻人来到了今天硅谷地区的一条街,并在那里租下了办公室开始办公。他们创办了后来大名鼎鼎的Fairchild仙童半导体公司,从此开创了硅谷的历史。这条街也被命名为Fairchild仙童大街,至今仍是硅谷核心街区之一。 仙童的大批精英人才纷纷自行创业,大多数创业项目都与半导体有关。8位创始人中就包括了发明摩尔定律的摩尔博士,他后来和8位创始人中的另一位诺依斯带着格鲁夫离开仙童公司自立门户,创办了英特尔公司。8位创始人中的杰里·桑德斯也离开了仙童公司,创办了AMD公司。 苹果公司乔布斯曾说:“仙童半导体公司就象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仙童半导体被誉为硅谷的“西点军校”。现在的很多硅谷公司,都是仙童半导体直接或间接的“后裔”。 这些“后裔”公司们又不断繁荣、互相交叉,所以硅谷的创业者们已经繁衍了三代、四代以上,形成了一个有着强烈核心文化的社区。 盘聚了三代以上的硅谷风投 说到硅谷,不得不提到盘聚在硅谷的VC风险投资家们。特别是位于Sand Hill Road沙丘路上的大大小小百余家VC机构,其中包括著名的红杉资本、Andreessen Horowitz、The Blackstone Group、Draper Fisher Jurvetson(DFJ)、KPCB等。 最早的VC风投也起源于硅谷。1957年的时候,退休美国陆军副部长William H. Draper Jr.将军在西海岸成立了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Draper, Gaither & Anderson。他与几个合伙人创建了今天VC的基本规则,包括管理费以及所投资公司退出后的项目分成(Carry)。 如今,Draper的孙子Tim Draper在硅谷沙丘路上开辟了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DFJ,这家成立于1985年的风投公司主要投资早期科技创业公司,曾投过的公司包括Hotmail和Skype。DFJ公司通过其全球网络,管理着约70亿美元的资产。Tim Draper还创建了面向三到四年级小学生的创业游戏,通过游戏给小学生树立创业思维。此外,Tim Draper还在硅谷成立了Draper University,这所寄宿制大学专门给全球21-24岁的青年创业者教授创业学。 由Draper家族的历史,可以了解风险投资已经在硅谷地区盘聚了三代之久。在硅谷地区,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者之间盘根交错、互相扶持。如果一家硅谷创业公司拿到了某个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天使投资,那么这家创业公司的A轮、B轮、C轮、D轮等基本上也相应有了安排。 这是一个有着核心文化的社区 硅谷有着强烈的核心文化,这个文化首先代表了强烈的反叛精神。从仙童半导体的创业以及创始人纷纷出走的经历,就体现了一种不屈服于现有资本和科技势力压制的精神。仙童半导体的8位创始人,就被誉为“8叛逆(traitorous eight)”。从最早离开“晶体管之父”肖克利(W.Shockley)博士的“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到后来离开由母公司控股的仙童公司各自创办半导体公司,“叛逆”之名永远烙印在硅谷文化中。 硅谷文化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家族文化色彩。由仙童公司和William H. Draper Jr.开创的硅谷公司和硅谷风投都已经在当地繁衍生息了三代以上,而号称“硅谷之父”的斯坦福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家族性大学。从斯坦福大学又繁衍出诸多硅谷科技公司家族,惠普、思科、谷歌、雅虎、LinkedIn、NVIDIA、Sun Microsystems、VMWare 等公司创始人都出自这所大学,这些科技公司的家族基金又反过来向斯坦福大学捐赠更多的资金与资源。因此,在硅谷的主流文化和社区里,一定程度上的家族色彩让硅谷更加稳定、高效、紧凑。在硅谷里,基本上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熟悉。而由于信任成本比较低,在硅谷拿到风投的几率也非常高。 硅谷文化还十分的开放。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硅谷的科技创新和创业需要大量的知识工作者,而本地人才供给则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特别是1990年的美国移民和国籍法案,极大鼓励了外来高素质科技人员移民来到像硅谷这样的美国科技高地。于是,在硅谷迅速崛起了印度裔和华裔等计算机工程师与科学家移民群体。这些新到来的外部文化与硅谷原有的核心文化相碰撞、互斥和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文化生态。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硅谷整体奉行的是精英文化。在硅谷只要有能力,无论家庭背景出身如何,都能得到硅谷的认可。这种英雄不问出身的文化,在历代硅谷创业者身上,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从最早的仙童公司8位联合创始人到后来苹果乔布斯,从惠普创始人的车库到谷歌创始人的学生宿舍,硅谷是一个屡现平民英雄创造奇迹的地方。 硅谷还有着非常独特的商业文化。在《硅谷百年史》作者Piero Scaruffi看来,基本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在硅谷发明的。但硅谷有着极强的商业机器,能够快速把已有的发明创造通过不同程度的创新,“制造”明星创业公司。在硅谷方圆两个小时的车程内,聚集着一条完整的创业“制造”产业链,包括风投、律所、银行、会计、管理咨询等,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创业公司的“制造”过程,推进创业公司走过A轮、B轮、C轮直到上市或被收购。 此外,硅谷有着浓厚的创业文化。在硅谷一方面有大批精英为科技大公司打工,但还有一大批精英奉行为自己打工的理念。而这些创业者的亲戚们也大多在创业,多次创业者比比皆是。因此在硅谷很难感受到创业的孤独,通常只能感受到不创业的孤独。 必须扎根才能进入硅谷生态 在硅谷当地一家创客联合办公空间里创业的InterfereX公司CEO及联合创始人Mark Reed告诉记者,如果想要进入硅谷的创业生态,就必须在当地长期扎根,与这里的人们充分地交流、建立互信关系、表达长期投入的诚意。对于想进入硅谷生态或想与硅谷生态打交道的人来说,面对面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当然,这首先要求有非常好的英文水平,其次要能讲常诸如云计算、大数据、开源技术等常用科技术语。 InterfereX所在的这个创客联合办公空间叫做Hacker Dojo,位于Fairchild仙童大街上,这是一家在当地非常出名的创客空间。Hacker Dojo作为一家非盈利性机构,成立的初衷是为了给附近科技公司工作的工程师一个业余时间交流与创新的空间。与Hacker Dojo类似的创客联合办公空间还有Plug-and-Play以及500 Startups,其中门槛最低Hacker Dojo的主要服务早期创业者,而Plug-and-Play以及500 Startups都服务于相对成熟的创业公司。 在创客联合办公空间里都设有公共休息区域,创业者们在这里非常开放的交流,也非常乐于向外来者介绍自己的项目。在公共休息区域里,经常听到创业者们谈论公有云的优劣势、开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大数据的不同流派等。而这些创客联合办公空间都提供了大教室或会议室,供当地各种社团举办科技活动,诸如硅谷机器人联合会、产品经理大学、Linux系统管理社区等经常为当地人员提供培训、交流和社交的机会,这也是进入当地生态的重要途径。 最近几年,华人风险投资机构也开始在硅谷设立办公点。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天使基金、NEWGEN Venture Partners、华山资本、PreAngel等十余家华人VC,已经开始在硅谷布局投资优质的科技创业公司。F50是一家由华人主导的创投对接平台,通过与Google Ventures这样的当地知名风投合作,以组织季度Demo Show的形式进入当地的生态圈。而百度、阿里、中移动、中关村、深圳科协等也纷纷在硅谷当地设立办公地点,这些与华人风险投资机构一样,都处于第一代布局阶段。 在2015年11月18日,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的仙童半导体公司终被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半导体制造商收购,从此终结了这一段硅谷传奇。但是互联网和云计算公司正在领导新一轮的硅谷创新,而来自亚洲市场的资本和商业机会,也在吸引着硅谷的目光。虽然仙童半导体公司的传奇结束了,新一代硅谷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文/ITValue记者吴宁川 来源:钛媒体
    硅谷
    2015年11月26日
  • 硅谷
    十大硅谷前沿公司,看看2016年五大技术趋势 NASA宇航员Yvonne Cagle,在近期谷歌和F50举办的Founder World 2015上说:“探索火星固然是人类史上的重要一步,而我们也该将目光转向地球,硅谷现在所发生的一切,让我相信人类的那一大步飞跃其实近在咫尺。” 作为全球的科技与创新之都,硅谷不仅有NASA和奇点大学这样遥远未来技术的“导航器”,也有斯坦福和沙石路(Sand Hill Road)风投一条街这样着眼于推动近期未来技术商用化的“发动机”。这二者之间,是前仆后继的硅谷创业者们,他们是技术飞跃的“制造者”。 站在2015年的末尾眺望即将来临的2016年,又将有哪些技术飞跃“近在咫尺”?与其听所谓专家们的凭空预测,不如看一看硅谷创业者们的实践。记者近期走访了硅谷地区创业公司,从他们的实践总结了2016年的五大技术趋势。 趋势一:新芯片与生物模拟 近日,由F50举办的第六季创投论坛上(Season6 Summit),35家最前沿的初创公司齐聚一堂,它们代表了目前硅谷最前沿的创业方向。F50 Garage Venture Fund二期基金管理合伙人Bill Reichert告诉记者,其中新芯片和生物模拟初创公司是本届Season6 Summit的一大特色,也是2016年硅谷重要的技术趋势方向。 随后采访中记者发现,一家专注于用芯片对人类的嗅觉和味觉进行数字化的创业公司Aromyx引发了在场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广泛关注。 (Aromyx公司的CEO Chris Hanson) 据悉,Aromyx的产品是名为EssenceChip的系列芯片,用于嗅觉和味觉的数字化平台。过去,生物化学公司通过低效的生物测试方式获得嗅觉和味觉信息,现在EssenceChip通过模拟嗅觉和味觉分子结构来获取相应的生物化学信息,并据此判断对人们的影响。如此一来,加工食品和快速消费品公司就能大幅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提升开发效率、加速产品上市时间。 据Aromyx公司的CEO Chris Hanson介绍,成立于2006年的Aromyx共有29项美国专利和49项外国专利,目前参与测试的客户包括百事可乐、陶氏化学、宝洁、高露洁等公司。Hanson曾参与创建了IBM的认知计算实验室,针对政府资助人脑反向数字化工程和模拟神经元突触体系,还负责了后期该技术的商业化。Aromyx公司首席科学家Bill Harries博士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膜蛋白结构中心、美国综合医药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蛋白结构研究项目等多家机构的科学家。 目前Aromyx的投资者包括斯坦福大学、TEEC Angel Fund、美国春山资本(Spring Mountain Capital)等。据美国《财富》杂志,单就全球加工食品行业而言,在过去5年中因为研发落后就导致损失了180亿美元的市场。一旦味觉和嗅觉的生物化学模拟芯片研发成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趋势二:人工智能与服务机器人 手机之后的下一个大事件会是什么?有那么一群硅谷人相信“Next Big Thing”是服务机器人。近日在本次活动和Founder World 2015现场吸引了无数眼球的产于硅谷的Knightscope安保机器人就是典型代表,其可以自动巡逻,通过丰富的传感器捕捉现场环境实时信息,然后再经过预测分析引擎结合商业、政府、众包社交数据集等进行相关性处理,从而判断是否在现场环境中出现问题或威胁。当遇到异常情况时,机器人通过Knightscope安全运营中心(KSOC)向社区和有关政府机构报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预测意外的发生,也节省了安保的人力成本。 (安保机器人Knightscope) 事实上,目前在硅谷,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公司正不断涌现,比如作为观众参会的创业公司Telepresence Robotics(TRC)的CTO John Sokol就认为,服务机器人市场目前还在早期阶段,还很难预测未来真正的潜力。但正如手机的发展历史一样,在早期的时候其实无人能预测后来的市场大繁荣。 据了解,TRC是一家把机器人增强现实体验带到商用领域的服务机器人公司,提供基于云计算的Robot-as-a-Service服务。这种服务型机器人可用于各类商用、办公室及家庭环境中,代替人们完成各种工作。开发者可以接入TRC RaaS公有云或部署于企业私有云中的RaaS平台,为TRC的机器人开发各种商用程序。TRC的机器人基于非常成熟的两轮平衡车技术,可以轻易跨越不平整的路面,甚至地面上的电线、石子、草坪和藤蔓植物等。 同样的,本届大会上,记者还采访了孵化自奇点大学的Fellow Robots,这也是一家位于硅谷的机器人创业公司,这家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叫做OSHbot。OSHbot最大的特点是既能通过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来理解人们的搜索目的,同时还在前胸的触控屏幕上提供了辅助选项,用于纠正或扩展语音搜索的结果。首个OSHbot机器人已经于去年10月部署在硅谷中心城市San Jose市中心的Orchard Supply Hardware大型五金用品连锁门店,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即将正式投入商用。 事实上,尽管人工智能商用化出现了上述种种成果,F50 Garage Venture Fund二期基金管理合伙人Bill Reichert表示,人工智能的商用化发展才刚刚开始,还远未达到所谓的奇点效应。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硬件研究已经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但软件的研究还远落后于硬件,创新者在接下来的2016年必须要在软件上发力,才能发挥硬件的真正价值。 趋势三:纳米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 技术进步对于新硬件的要求,直接导致了对新材料的追求。纳米技术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关于纳米技术的终极追求是任意组合所有种类的分子,可以制造出任何种类的分子结构。当然这种遥远的未来梦想并未阻止今天对纳米材料的研究,IBM就在2014年7月宣布将于未来5年投资30亿美元开发7nm芯片。 在F50 Season6 Summit上亮相的一家名为Applied Cavitation硅谷创业公司,主要从事把深度纳米技术与其它先进物质的结合,制造出高性能的材料,实现电子、光学、热度、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高级性能。Applied Cavitation公司CFO Craig Allen介绍说,该公司目前是市场上唯一能够在现有材料中大量加入高密度纳米级物质从而获得高级性能的可行商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Applied Cavitation公司CFO Craig Allen) Allen表示,高容量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包括目前市场规模为250亿美金的半导体材料市场、180亿美金的柔性电路和电池市场、600亿美金的涂层和镀膜市场、220亿美金的汽车电子市场,产品涉及3D打印耗材、先进传感器、高级陶瓷、透明传导涂层等。该公司通过专利技术,帮助化学和物质材料公司快速、低成本、高质量地不断开发下一代产品。Allen表示,Applied Cavitation目前已经有多种开发完成的产品,正在与全球1000余家企业客户进行测试,该公司的目标是在2017年IPO。 另一家亮相活动、总部在纽约并在硅谷设立了分公司的Paper Battery创业公司则基于超级电容开发了创新型的超薄电池,其中的PowerWrapper超级电容产品线以小于0.5毫米的厚度提供4.5V电压和清洁的脉冲电源,而PowerResponder混合超级电容产品线则取代圆柱形电池提供了高5倍能量密度但更小体积的电池。迎合了当前云计算及移动计算的趋势,Paper Battery以新型电池能源解决方案,为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服务器与存储的内存计算等环境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据CEO Shreefal Mehta介绍,该公司的产品将在2016年实现量产。 (Paper BatteryCEO Shreefal Mehta) 趋势四: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新社交 2015年的另一大热点技术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美国科技网站Techcrunch.com预测,到2020年全球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2016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加速发力的一年。 硅谷创业公司Lytro于近期宣布了全新的虚拟现实录像设备Immerge,能极大地提升虚拟现实影片产量以及缩短制片时间。Lytro于2011年开发了全球首款光场相机,随后推出了面向企业的虚拟现实摄像系统、用于影视制作的专业光场录影相机系统以及拥有1亿6千万像素传感器的相机系统。另一家增强现实创业公司Magic Leap则于近期完成了一轮10亿美元注融资,估值高达45亿美元。Magic Leap致力于利用光场技术来实现3D内容的显示,而Lytro则解决了光场内容的捕捉,实现了光场内容从捕捉到显示的闭环。 而亮相本次活动的硅谷创业公司VRLab则是一家专门致力于虚拟现实移动社交公司,VRLab认为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达到了可以在消费市场广泛应用的阶段。VRLab提供了一个移动社交APP,可以运行在苹果iOS和安卓移动平台以及PC上,能连接多位玩家进入同一虚拟现实空间,该平台还对开发者开放。 让小小的手机屏幕变成无限大的虚拟现实空间,VRLab正在创造一个虚拟现实的生态平台,这或将释放虚拟现实移动社交的潘多拉魔盒。 趋势五:新软件与新IT 说到技术趋势就不得不提到企业级软件和IT基础设施,这是所有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对此,Bill Reicher表示,如今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级软件和新IT打开了新的空间。特别是用机器学习优化机器学习、用算法去管理和优化其它的算法,这种在《黑客帝国》才有的场景正出现在IT基础设施层面。 本次活动中,硅谷创业公司Pensa Networks正是看到了企业数据中心正在经历的巨变:一方面是在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的基础架构层面大量采用了各种虚拟化技术;另一个方面是大量混合云的部署不断提高了对企业私有云可视度的要求、SLA服务水平协议的控制和向公有云弹性部署的支持力度;此外,新出现的融合基础架构催生了紧凑型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Pensa Netoworks的CEOUjwal Setlur) 这些新技术提供了大量可移动的组件,虽然方便了数据中心的部署、调整与优化,但由于每个组件都需要重新配置和管理,这大量增加了IT人员的工作强度与难度。此外,企业仍有大量遗留的传统IT系统和设备,这导致了混乱的IT基础设施,从而让应用软件的部署周期大幅拉长,而且容易出现各种人为错误。因此,当前所谓灵活的DevOps应用软件开发,其实需要灵活的IT基础设施和架构。 Ujwal Setlur是Pensa Netoworks的CEO,他告诉记者,Pensa Netoworks开发了一套企业虚拟基础设施生命周期自动化管理软件。这是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系统的管理软件,能自动感知和自动学习企业虚拟基础设施环境。然后通过自动化的管理和服务,把企业部署虚拟基础设施的时间缩短10到20倍、部署质量提升5倍以上,极大缩短了应用软件向私有云、公有云与混合云环境的部署周期、降低部署成本、简化部署管理。 在采访中,记者还偶遇了另一家作为观众参会的在硅谷研究下一代DevOps技术的Lantana Cloud,它原本是一家专门从事AWS公有云管理和性能优化的公司。公司CEO Ravi Janak敏锐捕捉到了企业IT基础设施的变化趋势,于是着手开发下一代DevOps技术。通过大数据学习、分析和预测,Lantana Cloud正在开发基于启发式IT(Heuristic IT)理念的下一代IT基础设施管理软件。这种具有高度智能和智慧的软件体系,能够在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用算法去优化算法、用机器学习去优化机器学习,从而达到软件的自我进化和高度的机器自治。当然,Ravi Janak表示这目前还是一个愿景,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不断把阶段性研发成果拿出来进行商业化。 随着2016年临近,可以看到在硅谷创业生态中正在涌现越来越多“近在咫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而这些新技术与新产品一旦开始商用化,“人类的一大步飞跃”也就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硅星闻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31274/1.html
    硅谷
    2015年11月15日
  • 硅谷
    中国拼速度,硅谷看技术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李北辰   导读 : 当谈及两地创业公司差别时,里德·霍夫曼多次重复了“速度”二字:“中国的企业家非常有活力,积极主动,你知道硅谷的速度是很快的,但中国比硅谷的速度还要快。”   里德·霍夫曼先生又来中国了,且这次比往日更忙一些,短短几日,从LinkedIn自家的“领英·影响力”,到腾讯WE大会,如新戏宣传期的演员一般繁忙赶场,似乎并未让他露出疲态。霍夫曼先生上周末的最后一场活动,是领英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举办的第九辑“领英·影响力”,与他对谈的是其多年好友,日本互联网第一人,MIT媒体实验室总监伊藤穰一,对谈主题则是:商业的未来。   嗯,作为一项在不确定性中调动理性与感性,运气与勇气的全能游戏,谈论商业的未来着实是个令人兴奋的话题,而你得承认,身为LinkedIn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投资过Facebook、Zynga、Airbnb、Flickr、Mozilla等160多家创业公司的“硅谷人脉王”——一个十足的“商业明星”,霍夫曼绝对是谈论这个话题的好人选。   但也许是身在中国的缘故,除了与伊藤穰一的对谈,几场活动下来,里德·霍夫曼谈及最多的仍旧是中国与硅谷——两个全球创业热潮最高涨的地理坐标之间的异同,尽管用“对标”二字定义14亿人口的中国和400万人口的硅谷稍显怪异,但至少在霍夫曼自己的举例中,全球前15个上市互联网公司之中,中国占了5个,硅谷则有8个。   当谈及两地创业公司差别时,他多次重复了“速度”二字:“中国的企业家非常有活力,积极主动,你知道硅谷的速度是很快的,但中国比硅谷的速度还要快。”他举了LinkedIn在中国自身的例子,“沈博阳是领英(中国)的负责人,我们把整个开发团队放到一个酒店开发产品,这在硅谷是不可能的,中国人速度就能这么快。”   当然,在多数方面,中国与硅谷之间尚存巨大差距,中国可能追得上,也可能永远不,但毫无疑问,不同的优势与积淀,让这个时代两位big player都探寻出了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以及未来更多共舞的可能。   让我们听听霍夫曼怎么说—— 在里德·霍夫曼看来,中国与硅谷的首要共性,即是“都拥有广大的本土市场,这也意味着企业家首先要针对本土开发非常好的成功的产品,然后再把它做大。”当然,他也同时强调了硅谷特殊的“全球视野”基因,“硅谷企业从一出生就有一个全球视野,几乎所有硅谷创业公司只要产品一发布都是全球性的,比如说Facebook,其实是专门有一个语言的应用提供给用户,是支持世界上所有语言的……硅谷更擅长把企业推向全球,现在中国有一些创新理念,他们更关注的是中国市场本身,而我们更关注直接走向世界。”   第二,同样浓厚的创业文化——而创业文化的一部分就是愿意承担风险,不断尝试失败,中国和硅谷这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第三,技术人才。从全球来看,中国和硅谷是唯一两个能拥有大量技术人才的地方。   第四,竞争。中国有很多——硅谷也是,数以千计的初创企业在竞争,所以有很多的并购,他们不断地发生演变。   第五,融资环境。可以获得大规模的风险投资,这能让企业迅速做大,中国和硅谷在这方面也做得非常好的。   当然,相比于共性,中国与硅谷的不同之处似乎更值得被探讨,就拿融资环境来说,举个例子,如你所知,尤其当各个领域已露锋芒的创业项目进入中后期,相比于硅谷基本由专业VC机构投资,中国则更多地由BAT主导,而哪怕像苹果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巨头,也没有像BAT这般(尤其是腾讯)在诸多领域广撒网,他们更多偏向投资那些技术门槛相对高企的团队,且多数时候与自身业务息息相关。   你或许可以把这种差异理解为视野与格局的不同,看看那些估值甚高的创业公司,无论是Uber,还是利用大数据模型洞察真相而为人侧目的Palantir,更别提致力于将人类移民火星的SpaceX了,技术驱动属性再明显不过,里德·霍夫曼也坦言:“硅谷的技术积淀更深刻,有很多了不起的大学,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合作也更加深刻……硅谷有非常深的技术能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空间探索、生物技术、核能技术等等,它们来自于大学或者是企业的实验室。”而中国科技公司所为,大多数时候是在用新手段改造“老”生意,而非技术本身的突破,这也是为什么有钱有流量的BAT终成BAT的最大原因之一。当然了,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不那么酷罢了。  
    硅谷
    2015年11月13日
  • 硅谷
    下一个“硅谷”在哪里? 导语:还在硅谷:高技能移民人才汇聚地+自发形成生态+斯坦福创业者+投资圣地。 1.硅谷传奇的创造离不开像Frederick Terman教授、“集成电路之父”Robert Noyce等天才式人物。他们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尤为宝贵,“不要被过去的成功历史所牵绊,大胆出走,去做奇妙的事。”   2.下一个创新浪潮能否诞生在硅谷还不得而知,但硅谷的人才、技术、资本、文化、社交网络等区位优势毫无疑问能很大程度上助力其引领下一股浪潮。   3.过去一年,硅谷独角兽公司增加了一倍。硅谷融资额和交易量也不断创下新高。   4.资本在创造神话的背后隐藏着几大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住宅成本不断攀升、人才竞争惨烈、白人掌权缺乏多样性,以及近期一直困扰硅谷的互联网泡沫“狼来了”。   一、硅谷为何成为硅谷?几波创新潮沉淀下的精神印记 硅谷是个诞生奇迹的地方,很长一段时间,纽约、波士顿、特拉维夫、伦敦、柏林、班加罗尔等创新之都试图打造下一个“硅谷”,却迄今只能冠名为“以色列版硅谷”或“印度版硅谷”。   那么硅谷的哪些独特优势是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为什么这里能在短时间内诞生如此多“独角兽”公司?HBO美剧《硅谷》又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硅谷?另外,为何很多人对硅谷爱恨交加?   今年7月,美国知名调研机构Compass发布了一份《2015全球创业生态》的报告,就融资、市场、人才等各个维度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硅谷在各项指标上仍领先于纽约,洛杉矶,特拉维夫等地区。   先来看一组报告数据,硅谷创业平均年龄为36.2岁,约85%的公司有联合创始人,钟子期融资额90-95万美元不等,由本土投资人投资的概率达61%,43%的员工因签证或住宿等问题进行远程办公,外籍员工占比45%。   硅谷人口占比不到全美1%,但这片弹丸之地的风投金额已占全美风投的40%左右。每年都有成百上千家初创公司诞生于此,成百上千家在五年内销声匿迹,但每一代都能看到几家大公司崛起,当然也不乏曾经惨遭失败却东山再起的创业者。   这片土地之所以能创造神话,也许与其近一百年的历史,几波创新浪潮与积淀下来的几股精神息息相关。每一波浪潮都由一名或几名核心人物引领。   第一波浪潮的技术推动力始于国防。   五六十年代,美国东部马塞诸塞的麻省理工(MIT)黑客文化兴起,当时马萨诸塞128号公路地区科技远远领先于西部的硅谷。而就在乔布斯,盖茨出生那年1955年,知名物理学家 William Shockley 带着他的晶体管发明回到老家圣克拉拉谷,并在同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誉为“晶体管之父”。   很多东部的人才纷纷前往硅谷,投奔到Shockley的实验室。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对管理一窍不通,不久,他的八名核心骨干离职并联合创办了一家名为“仙童”的半导体公司。而有趣的是,这八人后来又离开这个团队各自创办了包括Intel, AMD在内的几个公司,人们戏称仙童八人为“背叛八人”。   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被誉为“硅谷之父”的Frederick Terman教授。是他致力于将斯坦福大学打造成“西部的MIT”,并鼓励师生创业,他自己和其他教授愿意成为公司董事成员,他的理念是大学期间与社会接轨反而有助于职业发展。   第二波浪潮由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推动。 这波浪潮始于70年代中期,并延续至80年代,由一位天才人物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引领。他被誉为“集成电路之父”,发明了集成电路,也是仙童八人中的一员,并联合创办了英特尔。这位不安分、爱折腾的天才几乎改变了半导体和电子行业的历史。   在《微芯片幕后人:罗伯特·诺伊斯与硅谷的创建》一书中,作者Leslie Berlin写道,罗伯特思考速度之快以至于有人称其“Rapid Robert”。他留给世人的精神也许可以用英特尔总部罗伯特·诺伊斯大楼门口的那句来诠释,“不要被过去的成功历史所牵绊,大胆出走,去做奇妙的事。”   作为乔布斯的精神偶像,罗伯特也曾对年仅二十来岁的乔布斯说过,只有了解过去,才能预知未来。   第三波浪潮的产物是个人电脑,主要集中在90年代,最具代表的人物当属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与微软创始人盖茨。   第四波是互联网浪潮,出现在90年代后期至2000年,期间“互联网泡沫”破灭,大批初创公司瞬间灰飞烟灭,但也诞生了像谷歌、亚马逊、eBay、PayPal、网景等企业,及佩奇,贝索斯等一批伟大的企业家。   第五波浪潮由社交媒体和移动化等推动。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Snapchat, WeChat等爆发式涌现。   二、下一个“硅谷”,很可能还在硅谷 在经历了五波浪潮之后,这个世界对变革的期望值也被推得越来越高。下一个浪潮是什么?是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科技还是其他?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预测的是,引领下一波浪潮的企业或人物,诞生于硅谷的概率比全球任何一个地区都要高。   为何硅谷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保持领先?有如下的具体原因: 1.高技能移民人才汇聚地 硅谷的开放性吸引了大批各层次优秀人才,其广度和深度是全球其他地区无法媲美的,也正是这批高技能移民人才推动着一波又一波的创新。   《2015硅谷竞争力和创新项目》报告中指出,2013年,一半以上科学家和工程师出生在海外;2012年,43.9%的初创公司由移民创办。硅谷拥有高学历的移民者比比皆是,且移民人数还在不断攀升。 有趣的是,考夫曼基金会(Kauffman Foundation)2012年发布的一份题为《美国新移民创业者》的报告称,硅谷印度裔创始人数目多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华裔(包括大陆和台湾)位列第二,但与第一名相距甚远。   目前,硅谷高科技公司印度裔高管已多得不足为奇了,如谷歌CEO Sundar Pichai,Airbnb首席运营官Varsha RAO,前Linkedin首席数据科学家DJ Patil等。为什么印裔能脱颖而出?难道仅仅是英语优势吗?   硅谷创业者兼大学教授Vivek Wadhwa认为,此前印度裔也并未受到重视,但十五年前印度裔打破了这种平衡。1995-2005年间,印度人学会抱团,相互扶持,才扭转了局势。   2.自发形成的生态,不是规划出来的 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曾表示,硅谷绝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更像是一种思维方式或心态的映衬。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这类奇才能诞生于此,是因为在这里,无论多么疯狂的想法,多么雄心壮志的构想都不会被他人固定思维模式所浇灭,大家会给创业者证明他们想法有价值的自由。   同时,大家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其他地区的创业者可能会担心万一想法被他人窃取了怎么办?在硅谷,大家认为,想法重要但也是廉价的,很多时候你认为的独特想法也许早有人已经考虑过,而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到创办公司并实现上市关键靠执行能力。   硅谷创业者的一大特点是,不满足于仅仅做出一款伟大的产品,而是梦想着如何改变世界,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们信奉“Live to Work”的生活方式,其工作生活密不可分,甚至有点“工作即生活”的味道。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也曾说过,这里的一切并非由当地政府事先规划的,而是自发形成的一种生态。   相比而言,中国政府大力构建高新科技园区,爱尔兰政府花重金着手打造创投生态,这些行为值得肯定,但倘若缺乏某种文化基因,也许从一开始就与硅谷拉开了距离。   3.硅谷之父:斯坦福师生创业的开创者 自由是一切创新的土壤,斯坦福大学是硅谷自由灵魂所在地,也是多家巨头公司创始人的母校,包括谷歌两名创始人佩奇和布林,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Linkedin创始人霍夫曼,Palantir创始人卡普,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等。据相关统计,由斯坦福师生和校友创办的企业,其产值占硅谷总产值的50—60%。   而这股创业之风的引领者正是被誉为“硅谷之父”的特曼教授(Frederick Terman)。当年作为斯坦福工程学院院长,是他将其学生Bill Hewlett与David Packard从东部召回至斯坦福,并资助他俩创办了惠普公司(HP)。   特曼教授鼓励师生创业的精神无疑已深深扎根于历任校长心中,其现任校长约翰·亨尼西(John Hennessy)曾表示,大学知识只停留在大学围墙内,就无法更广泛地获取社会影响力。很多离校创业的学生,多年后仍能返回母校拿到学位。   作为斯坦福学生,你可以期待的是,功成名就的校友如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是你创业课程的教授,谷歌董事局主席Eric Schmidt可能是你的导师。   4.沙丘路:赫赫有名的投资胜地 五年前,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公司还是比较罕见;而现如今随着大量资本的注入,初创公司成长和规模化速度超乎想象。上述右图是美国知名调研机构CB Insights对美国和全球独角兽公司的统计,呈现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美国已经有70多家独角兽公司,其估值占全球独角兽公司总和的61%。   从1968年首个旧金山湾区天使基金成立,探讨合适的投资模式,到1979年以利润为导向的风投业诞生,目前发生在硅谷的风投金额已占美国风投总额的40%以上。而赫赫有名的硅谷沙丘路(Sandhill Road)则被认为是资本圣地。   老牌风投机构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格雷洛克风投(Greylock Partners)Marc Andreeseen创办的A16Z都汇集于此,他们会助力创业者从一个想法概念或一项技术转化成市场所需的产品。   但资本从来不是硅谷最稀缺的资源。那些面临高房价,交通拥堵毅然前往硅谷的年轻创业者恐怕在乎的不仅仅是资本,更是社交网络和圈子文化。   5.硅谷是一张网,谁都知道彼此 今年夏天,当企鹅智酷走访特拉维夫时,很多创投届人士称在以色列,创投圈人士基本都认识彼此;此次企鹅智酷走访硅谷得到的是相同的反馈。   强大的网络效应,使得很多新搬来的不是斯坦福毕业的创业者选择先加入知名孵化器Y Combinator,500 Startups加速器或Draper University等,以此结识更多创业伙伴或投资人。   而那些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者,会时不时骄傲地这么告诉企鹅智酷,当谈及明星孵化器YC,有创业者就说,“哦,你指Sam Altman(CEO),我跟他很熟,他是我大学室友。”   谈及刚被滴滴快的投资的美国第二大打车应用Lyft时,一位创业者称,“John Zimmer(创始人)是我朋友,他之前还经常睡到我家呢。”谈及科技媒体TechCrunch,另一位创业者说,“Arrington(创始人)一直喜欢写博客,他早前还给我们作个报道呢。”采访聊天过程中,碰到太多诸如此类的创业者。   是的,在这片土地上,你认识谁真的很重要。PayPal创始人Peter Thiel此前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时还强调过,他更愿意投资那些熟人推荐的项目。   三、绿洲上空的乌云:硅谷神话背后五点隐忧 近几年,“颠覆式创新”与“独角兽公司”可能是被谈及最多的字眼。颠覆出行服务行业的Uber,滴滴快的,颠覆酒店业的短租鼻祖Airbnb, 大数据独角兽公司Palantir, 印度电商Flipkart,以商业模式创新而成功的小米等等,稍作调研,不难发现这些独角兽公司背后都有全球资本的支持。   资本的狂热,让人不得不担心泡沫的存在。以NBA小牛队老板以代表的投资人,及《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媒体,都开始担心创业寒冬的到来,甚至担心会出现类似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独角兽”一词发明人艾琳·李表示,过去一年,独角兽公司基本翻了一倍,但大多是“纸质独角兽”,估值虚高,而其他一些独角兽的资产负债表中可能永远都填补不上足够多的零。   有些公司融资时风光无限,但并没有太多的退出选择。一方面卖掉难,有意愿以更高价格购买这些独角兽的公司不多;另一方面上市也难,因为营收状况不理想。但好在有很多人愿意为不断烧钱,没有利润的初创公司工作。   我们姑且先不论这轮泡沫是否会破裂,或何时会破裂,毋庸置疑的是,硅谷神话背后浮现的一系列问题,已不像泡沫那么难以捉摸。   1.VC界:宁可错投,不愿错过 早期错失Facebook,Uber或Airbnb的风投人士也许还记忆犹新,现在哪怕是“赌”,错投没有达到预期的初创公司,也不愿再错失下一个巨头。程序员受热捧,好项目受资本哄抢,投资决策时间越来越短,这一现象在HBO美剧《硅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巴菲特不投资高科技,但此前还是有很多风投人士将其投资理念奉为圣经,如他在少有的几场演讲中提到过的“打卡”理念,假如你的投资生涯有一张卡片,只能打20个洞,每投资一次算打一个洞,一辈子只有20次机会。这样在做每次选择时才会慎重,而不是“撒网式”投资。   2.创业界:新模式就是好的,不在乎是否真正创造价值 近两年,国内O2O服务可以称得上是最炙手可热的领域,虽然随着资本市场趋冷,也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而在硅谷,旧金山地区,也涌现出一波以渠道为主的公司,如外卖服务商GrubHub、按需快递服务商Postmates,众包食品杂货电商Instacart。   而随着Uber推出午餐外卖服务UberFresh, 亚马逊推出生鲜服务Amazon Fresh, 快速快捷的服务让人兴奋,但惊喜之余,有人开始思考这些公司在做的事到底与20世纪80年代Domino’s Pizza(提供30分钟送到家的服务)有何不同。   也许这一系列出行服务公司通过算法,积累数据,了解用户行为习惯,但这种模式为美国本已便捷的生活到底创造了怎样的价值也许该打个问号。这些公司某种程度上进行了创新,但这种模式不应被过度美化。   3.白人掌权的硅谷 科技世界永远相信精英制(Meritocracy),通常是最聪明的人能在那里成功。而关于种族或性别多样化的问题,总是让科技界人士感到不那么舒服。   一方面,高技术移民人才为硅谷注入了生机;但另一方面,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风投界都缺乏多样化,大都白人掌权,女性和少数族裔很难真正得到重视,更别提拥有决策权。   2013年,Facebook官方数据显示,其4263名员工中,只有45名非洲裔;且非洲裔女性当年只增加了一名,上升至11名;其中没有一名非洲裔员工担任管理层职务。   风投界更是如此。考夫曼基金会统计数据显示,有权介入投资决策的资深风投人士是非洲裔的比例不足1%(4/546);拉美裔占比1.3%;且92%的高层投资团队是男性,78%是白人。   另一份数据显示,女性创办的科技公司只有8%拿到了风险投资;在拉美裔几乎占1/4的工薪人口中,在大型科技公司工作的拉美裔占了不到5%;事实上,拉美裔和非洲裔的代表人数还在持续下降。   今年Ellen Pao案件在硅谷掀起不少风波的,Reddit华裔女CEO起诉老东家KPCB性别歧视并要求索赔,这个事件报道后,引发了更多硅谷女性的维权行为。Ellen Pao称,若她的抗争能为VC界女性和少数族裔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环境,就已足够。   另外,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难题。美国移民法限制高技能人才入境数量使得获工作签难度增加了不少,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流失。很多时候,硅谷初创公司不仅要与其他初创公司比拼,还要与谷歌,Facebook等巨头竞争。   4.住宅成本不断攀升 硅谷创新步伐不断加速,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但基础设施更新似乎没有跟上高科技的脚步。据《2015硅谷竞争力和创新项目》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4年,硅谷(圣何塞附近区域)交通日益拥堵,房价更是陡涨了33%。   65%的硅谷CEO认为,高昂的房价直接导致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因为初创公司很多时候员工拿的是期权,工资相对较低。这使得很多美国优秀人才选择去住宅成本相对较低的奥斯汀或西雅图等地。   5.越年轻,越聪明 全球范围内,资本越来越追逐年轻创业者。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是IDG资本成立90后创业基金;硅谷则有彼得·蒂尔发起“20 under 20”项目,即每年资助20个20岁以下的辍学创业者;明星孵化器YC创始人任命年轻的Sam Altman为其接班人。   硅谷为人所熟知的几位成功创业者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Snapchat创始人斯皮格尔,Oculus VR创始人帕尔默·拉基,上一代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微软创始人盖茨等似乎都是辍学创业,年轻富豪的典型代表。   诸如此类的故事听得多了,很多年轻人还没想好要做什么就开始创业了。可能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创业一定要趁早,可以“快速退出,快速赚钱”,万一成为下一个扎克伯格了呢?   是的,的确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但我们来看下一组数据,2015年Startup Compass全球创投生态调研结果显示,硅谷平均创业年龄36.2岁,以色列特拉维夫平均创业年龄33.6岁。   不妨试想下,上述年轻创业者能成功是拒绝高校课堂进而学会如何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还是他们是那些即便不辍学也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   尾声:硅谷的未来 尽管隐忧存在,但这些问题似乎并未阻碍硅谷成为科技与互联网世界的中心,全球各地的精英人才依然纷至沓来。这里汇聚着一批有着相同志向,活在“自己世界里”,醉心于改变世界的人。   曾有外媒记者问Palantir联合创始人乔·朗斯戴尔(Joe Lonsdale)为何湾区很多人对科技公司的所做作为感到愤怒,他的答复是,科技是最具颠覆力的东西,未来十年这里创造的财富,将比过去十年所更富吸引力。假若这儿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也许会让硅谷之外的世界感到愤怒。但他同时相信,不论如何,科技总是会让生活更美好。   是的,这就是硅谷。这里的创业者们不论狂热还是冷静,喧嚣还是沉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相信自己被赋予了改变世界的使命,并为之身体力行。这也正是硅谷迷人又危险的根源。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在演讲中提到,也许“选择善良比选择聪明更重要”,对于今天和未来的硅谷人来说,世界并不担心他们的智慧,更多的,是如何正确使用这群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   来源:企鹅智库
    硅谷
    2015年10月22日
  • 硅谷
    听硅谷最受欢迎的创始人Ryan Hoover分享“帝国”创业经 编者按:Product Hunt是当下热门新应用的风向标,年仅 28 岁的创始人 Ryan Hoover 也成为硅谷最受欢迎的创始人之一。很多人对他传奇的创业经历都会感到好奇,近日他在Caroline Fairchild的采访中分享了他的 “帝国” 创业经,完整地还原了一个初创公司从初期准备到快速发展的全过程。   Ryan Hoover2010年 从俄亥俄州搬到旧金山。作为硅谷的外来者,Hovver 的创业主要依赖于社会媒体和博客的力量。   他跟 Caroline Fairchild 说,他在创业中其实并没有任何战略,网络和博客相比下,他更喜欢博客并通过它学习,而 Product Hunt 成功也离不开博客的力量。   Product Hunt 是一个游戏和应用推荐平台,它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一些不知名的网站和公司,Hoover 让员工讨论投票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一家。这也给其他创始人提供了一个发现和寻找融资支持的新的途径。   Product Hunt 的迅速成功一部分取决于 Hoover 之前的声誉。在 2013年 创业这个网站之后,他发现游戏和书籍也成为网站发展的一个方向。一些人会提到如今 Product Hunt 的主要竞争对手是Amazon、Bezos和Co.。   无论这个言论是真是假,讨论来自 Amazon 的威胁都不会阻碍创业。Hoover 不会停留在现有的成就上,他直率地表示:“没有谁会尊重傲慢的人,我的性格决定我不会是一个傲慢的人。没有任何一个傲慢的人会成功,除非你像Kayne那样作秀。”   Hoover 从创业初期的准备因素、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憧憬三个角度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   (一)Product Hunt 的创立准备 Product Hunt 的创立源于一个很单纯的想法。我希望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与别人分享产品。人们经常在聊天室讨论《Game of Thrones》和《Warriors》,但是想要讨论产品时却找不到人。在初期,从参与者角度来看邮件是一个既简单又方便的途径:因为它早已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且非常容易操作。所以我创建一个邮件列表,之后建立了网站。   有了平台之后需要一个稳定的客户群体。初期我利用微博和博客这类社交平台,与其他创始人组成一个讨论小团队。此外,我也会有礼貌地回复一些人的邮件。这样持续下去,你就会建立一个很好的人际关系网。   我和关系网里的人保持联系,用 Twitter 和邮件回复远距离的人,和旧金山的人经常见面讨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人们会开始关注你,会发微博 @ 你或是给你私信,最后会变成面对面的交谈。我也会经常看创始人的博客和文章,它们会帮助证明我的一些观点和角度。   (二)Product Hunt 的发展 Product Hunt 建立一个月之后,我们将邮件列表改成网站形式。在我们依旧以小项目作为工作重点的时候它其实已经开始壮大。在之后的三四个月时间里,我决定了我们未来要做的内容。   我会问自己,在接下来的十年来我是否愿意一直为这个项目工作?并在挣到钱之前回答自己这个问题。我不能不想工作就辞职,公司里还有很多人依赖我而生存。我也常问自己 Product Hunt 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关于这个我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决定反复思考这个项目。我还试图加入 Y Combinator 以获得筹资。   从某种角度来讲我是自己的雇佣工。我之前从未管理过一个团队,我从其中学到了很多。我的性格很难把管理做好而且我想参与到具体的每一件事情中,所以我学会了放手。要做到这一点,我必须保证我选择的人都是 OK 的,建立一个我信任和尊重的灵魂团队,以确保公司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在公司创业初期,我以为在产品背后工作,但未来我要把我的专注点放在产品的长远发展上;我必须要在接下来的 6 个月到一年里完成这个转变。   团队管理是每一个创业公司都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团队里的 Steven Sinofsky 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重要。他之前管理过一家大公司,有着几年的领导经验。他会帮助我处理一些糟糕的问题譬如解雇员工以及我们该雇佣什么样的人。   每个公司都会面临解雇员工这个现象,我们也不例外。我希望这对公司所有人来说都不是一个惊讶的事。如果是,通常意味着我做的一些事情的错的。在解雇之前,我会和他们进行一场既真挚又具有困难性的谈话。给别人留有自尊是很重要的事,让他们不会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因为有些时候被开除根本不是他们的错。没有人会一直是公司最适合的人。   (三)Product Hunt 的未来憧憬 在建立 Product Hunt 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我们在科技领域捕捉到了一个很有前景的市场。如果你观察当下的产品,会发现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东西被创造和发现。我喜欢音乐,每天都在寻找新的音乐;喜欢看书的人一周会读三本书;我有一个朋友喜欢摄影他希望到月球上拍摄。   我认为在这种模式中有机会去发展任何新的项目,我们未来的期望是将在科技领域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创造其他种类的内容。   我喜欢旧金山这种乐于分享的文化,而且我也明白大公司的 CEO 和创始人大都是名人,我并没有期望成为像 Andrew Chen 这样的名人。人们对这种名人有特别重的好奇心:“他们是怎么样做到这般神奇的?” 但真相是往往不像人们期待的那般风光。   创业中会出现很多不受控制的事情,你必须理解创业中出现外人看起来很酷但公司内部其实是混乱的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其实会出现在每个公司中,当我意识到大公司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时,我对我们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本文来源:编译自linkedin。 原创文章,作者:蛋壳
    硅谷
    2015年09月16日
  • 硅谷
    硅谷科技创新者都有哪些特征? 硅谷,作为大多数知名科技企业和成千上万初创企业的大本营,这里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创新人才。这里既有有技术、有能力的创始人,也有具有无比视野的人,这些天才创造了无数产品和服务,它们改变了世界。我们不禁要问,最好的创业者和普通创业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   Fred Terman被誉为是“硅谷之父”,他也是一个伯乐,他能够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真正的天才。1925年的时候,他加入了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学院,他的学生们有很多都取得了傲人的成就,这些人都在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了自己的天才本性。在这些人中,最著名的包括William Hewlett和David Packard,这两个人创立了著名的IT企业惠普,他们创业的地方,就在离校园仅仅两英里远德加州Palo Alto。Russell和Sigurd Varian兄弟也是Terman的学生,他们创立了Varian Associates,并且发明了速调电子管,这种设备成为了最常用的微波放大器。   Terman也是上述两家企业的早期投资人,而且进入了两家公司的董事会。要知道这两家企业时硅谷最早上市的第一批企业之一。Terman投资过的其他企业还包括Ampex和Watkins-Johnson等硅谷初创企业先锋。   Terman于1982年过世,他有着别人无法比肩的能力,那就是找到下一个将会改变世界的创业天才。这项技巧,也是他通过学习而得来的。而他的学习对象,就是他的父亲,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Lewis Terman,美国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IQ测试的发明人。   小Terman对于硅谷的贡献可谓“罄竹难书”,在他全部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在实践自己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本领,为硅谷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且滋养这些人才。然而,发现天才是一回事,理解这些天才复杂的理念,则是另一回事。   硅谷的另一个传奇,有过多次创业经历的Steve Blank就曾表示:“工程人员就像是艺术家。这些人眼中的愿景是其他人无法看到、听到、更无法理解的。与创业相似的其他领域,只有艺术。我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也许它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足以说明一些问题。有一次一个人走进米开朗基罗的工作室,看到了一大块大理石,于是他问米开朗基罗: ‘这是什么?’米开朗基罗对他说: ‘这是你所见过的最美的雕塑。’那个人说: ‘这只是一块儿大理石啊。’米开朗基罗说: ‘你3年后再回来看吧。’3年之后这个人回到这里,他所看到的就是著名的《哀悼基督》。那个人问道: ‘你是如何做到的?’米开朗基罗说: ‘它一直都在那里,我只是把它周围的石头去除了。’ 这个故事非常好的展示了每一个创业者的心声,乔布斯、Elon Musk……只要是你能够想起来的创业领袖,他们都是这样。   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理解这些天才脑子最深处究竟在想些什么,毕竟天才的思想和普通人的思想之间的区别,就像是普通的自然现象和促进进化的自然现象之间的区别。但是我们至少能够分析一下他们的思考方式。   Blank表示:“和艺术一样,创业也是一个由热情驱动的工作。这个工作在大部分的时候都会让你感到很痛苦。你的联合创始人会推出,你会发现资金总是不够用,你最优质的客户回转投你的竞争对手,VC会在董事会上朝你大喊大叫。正常人为何会选择创业?你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普通的工作,每天定点下班和家人相聚。这个问题也适用于艺术家,为何会有人忍受多年的痛苦创作一幅画作,然后再把画卖掉?创业者和艺术家一样,他们对于各自领域的热爱让他们不断向前。” 创业就像咀嚼碎玻璃 Blank是硅谷创业传奇中的一员。1978年,从美国空军退役2年之后,他来到了硅谷,开始了他的科技企业生涯。他加入的第一家公司是战略观察技术企业ESL Incorporated。在那之后,Blank自己创立了多家初创企业,包括半导体企业Zilog和MIPS Technologies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开发企业Epiphany,这家企业在1999年成功完成IPO,并且募资6600万美元。   同样是在1999年,他选择了退休,并且于2005年出版了《Epiphany四部曲》一书。他在书中详细阐述了Epiphany从成立到取得成功的详细故事。   目前Blank在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等学府向本科和研究生学生教授创业课程。他表示:“人们曾经经常嘲笑我,他们说创业不是可以传授的。你确实不能向普通人传授创业课程,但是却可以向那些真正想创业的人教授创业课程。我所说的,不是想 ‘玩儿’创业的人,而是想把一生都交给创业的人。”   Blank认为,创业是要在实践中学习。他表示:“我会交给你创业的理论,但是这门课的真谛在于实践和体验。你必须走出教学楼,每周花30个小时去和消费者与合作伙伴进行对话,然后回到教室,从教学团队领取你下一周的实践题目。这就是创业的核心。你知道一个经历过失败的创业者在硅谷被称为什么吗?那就是 ‘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失败的意思就是失败。而在硅谷,失败的意思是: ‘你下一个要创立的企业是什么?’”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挑战,你都要保持坚不可摧的创业信仰和愿景。事实上,这就是真正的硅谷创新者和伪创新者之间的区别。   Justin.tv和Twitch的创始人,从2005年起资助了超过700家初创企业的机构Y Combinator的合伙人Justin Khan表示:“创业的核心就是兼顾的信念,无论外界给你什么样的评论,或是市场对你说什么,你都要兼顾自己的信念。如果你看看Elon Musk,你就会发现,他的很多项目都曾经经历过多年的挣扎。人们说他的项目都是糟糕的投资,但是让仍然将自己的继续放在这些项目中。Musk清楚的知道,创业就像是咀嚼碎玻璃,就像是盯着悬崖深渊,但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这就是只占世界人口1%的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   他继续说道:“在Y Combinator挑选初创企业的时候,对于目标的坚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我们会依据许多标准来衡量创始人:创始人会不会坚持自己的使命不放弃企业?他们能否打造出自己所承诺的产品?人们总是在谈论使命驱动企业和金钱驱动企业之间的区别。我们所选择的初创企业,都将会与我们在接下来的10年中进行合作,我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更倾向于有使命感的创始人。如果你看看Airbnb和Dropbox,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创始人都真正找到了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因为他们此前都曾经经历过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困扰。在挑选和面试程序中,这种体验感和使命感是我们在挑选和面试初创企业的过程中非常看重的。” 成功能力测试 Adeo Ressi相信,对于投资人来说,有一个准确、科学的方式来发现具有成功基因的创始人。在Lewis Terman完成了第一个IQ测试大约一个世纪之后,Ressi提出了另一个对于硅谷创业者来说非常重要的测试,这就是一种衡量创业者能力的测试。   Ressi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创业者,他的简历可谓是丰富多彩,在这份简历中他有着多种头衔,例如网页开发机构Methodfive的创始人、休闲游戏平台Game Trust创始人等。他还是创业训练营Founder Institute的创始人,Founder Institute推出了一个名叫Predictive Admissions Test的测试,这个测试能够对创业者进行评价,从而找到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创业者。Founder Institute表示,这个耗时大约一个小时的测试会对测试者的行为习惯和天份进行衡量,从而预测受测试人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科技创业者,其准确率大约在85%左右。   Predictive Admissions Test使用的是心理学中的Big Five五类人格分析,其中包括了严谨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与神经质人格特质。这个测试最看重的两个特性,分别是开放性和可变智力。   Ressi解释道:“可变智力并非五类人格特质之中的指标,它衡量的是一个人快速学习和快速适应的能力。作为一个创业者,你经常需要快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这种转变能力非常重要。较高的开放程度意味着你是一个思想开明的人,你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而开放程度低则意味着你的思想比较保守的人,你会以自我的想法来看待世界。开放程度代表着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和找到重要创意的能力,因为你对新东西接受速度更快。可变智力代表的是你的行动和执行能力。”   Founder Institute的创业培训课程是一个兼职项目,为期4个月。自2009年之间,已经有超过1300个初创企业从这个项目毕业。还有3万个企业创始人报名接受Predictive Admissions Test测试。这个测试的评分为0-5分,在所有参加测试的人中,只有61个人得分在4分以上,而成功突破4.7分的,至今还未有一人。   Ressi表示,这样的得分结果显示,要想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你不必一定是个奇才,你要做的只是迈出第一步,并且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他表示:“我们曾见过许多不同的创业者,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并且都建立了成功的企业。NBA中有许多成功的球员,他们都不是大个子,但是他们懂得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他们在身高方面或许并没有优势,但是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专注来弥补这种不足。没有任何一种测试能够衡量人们的激情。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的脸上被狠狠的打了10拳,但是他仍然爬起来继续向前,那么他一定是个有激情有梦想的人,这就是最好的测试。”   即使在Predictive Admissions Test测试中获得高分,也并不代表这个人一定会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Ressi表示:“你在测试中显现的一些优势有时也会反过来和你作对。通过对一些高得分创业者的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时候这个世界会让他们感到挫败:他们都是超级聪明、超级有能力的人,其他人的工作质量在这些人面前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然而这正是他们需要进行自我调整的地方,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他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其他人的工作能力并不像他们一样优秀,他们有时必须迁就别人,甚至停下来等等别的人。”   Ressi表示,有的时候创业精英会找到另一个经营来合作。例如惠普的Hewlett和Packard;谷歌的Larry Page和Sergei Brin。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业就会成为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Ressi指出:“3万个测试者中,只有61个人的得分在4分以上,可以说这种 ‘精英会’的情况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一个精英想找到另一个精英,可谓是大海捞针。但是这种情况确实会发生,看看Page和Brin之间的故事就知道了。” 危险信号 Predictive Admissions Test测试还会对创业者的行为习惯和个性进行分析,有的时候不好的习惯和性格也会导致创业者的失败。这个测试统计出了大约20个习惯和性格方面的危险信号。Ressi表示:“我们对几百个最成功的企业进行了分析,这些企业的创始人身上无一例外都没有这些危险信号。”   在所有危险信号中,有3种信号是最为致命的。Ressi解释道:“第一个就是欺诈行为。这种欺诈可以说是一种病,创始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说出事实。第二个信号我将其称之为 ‘捕食性攻击’。也就是说创始人总是显得过分带有攻击性,甚至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尤其是对待竞争对手更是如此。第三种信号就是非常强烈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当压力上升的时候,他们就会在房间里乱扔东西、对着人嚷嚷,甚至是 随意开除员工。”   这些行为从一个侧面说明,许多创业者,尤其是那些不断失败的创业者都有精神错乱的倾向。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澳大利亚商学院在2013年曾经发布过一个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精神错乱所导致的许多后果,例如犯罪、入狱和在某条法律刚刚颁布就触犯它,这些人都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或经验。有的时候,创业者也会犯这样的错误,由于自己的行为导致创业失败,但是在下一个创业旅程中,他们仍然会重复同样的错误。   专栏作家Milo Yiannopoulos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书中讨论了这一话题,他对许多创业者进行了分析,例如社交媒体网站、在线游戏平台和其他数字企业的创始人,看看他们关注的究竟是用户的兴趣,还是自己的利益,他们究竟为什么会盗取用户的个人数据,从而让自己获得利益。   6种创业者类型 Founder Institute利用特质和性格分析来预测创业者的成功可能。在选择让哪些初创企业加入他们的培训项目的时候,他们也会参考这个测试。该组织声称,通过对测试结果和这些企业的真实表现的分析,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测试的准确率可达85%。这个测试的目的,是衡量创业者的一些核心特质,其中包括:   • 职业经验。候选人的平均年龄为34岁,这些人都有着比较丰富的行业和管理经验。 • 可变智力。这个指标也被称为“抽象思维”。成功的创始人都能够马上学会新规则,从而理解抽象图案的排列方式,然后利用学会的新规则来解决问题。 • 开放性。创始人的创意、好奇心和对于新事物和新知识的渴望是这个特质的核心。 • 适度的宜人性。最好的创始人身上都会流露出同情心、温暖感和体贴型。但是在需要的时候,他们也能做到直言不讳,有时甚至还会稍显严厉。   各种指标的不同程度搭配,会产生6中不同的创业者,你属于哪一种?   1. 散发自信的创业者,这种创业者擅长于销售,他们充满激情,以行动为导向,并且工作起来勤勉认真。他们从不缺少自律。在外向型和责任心方面,他们的平均得分超过平均得分25%。他们都是非常友善的个体,对于其他人的需要非常感兴趣。 代表人物: Mary Kay Ash, Zig Ziglar   2. 典型的破坏者、创新者。这种创业者富有冒险精神,具有前瞻性并且永远在寻找新奇的商业创意。他们在开放性和宜人性方面得分都很高,但是在情绪稳定性方面的得分会稍稍低于平均数。 代表人物: Richard Branson, Tony Hsieh, Evan Williams   3. 总是能按时完成工作的创业者。这些创业者有着较高的责任感,并且有着解决问题的天资。这些创业者在责任心方面的得分超过平均得分80%,在可变智力方面的得分超过平均得分10%。他们所缺少的是开放性,以及寻找新创意的意愿。 代表人物: Larry Ellison, Bill Gates   4. 还有一部分有着内在的商业感,是商业方面的奇才,他们依靠直觉,相信自己的天生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以此来获得成功。这种奇才式的创业者在可变智力、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方面都能获得较高得分。 代表人物: Elon Musk, Larry Page   5. 富有创意的谋略家、战略家。这种创业者擅长于开发高效的商业模式,而且总是从容不迫。在情绪稳定性他们的得分高于平均得分55%。另外他们在开放性和可变智力方面也高于平均值。 代表人物: Steve Jobs, Martha Stewart   6. 最后一种创业者总是在愿景方面反应极快,他们能看到宏观的工作,并且不断的将自己的企业推向新高度。这种热情让他们在外向型方面的得分超过平均得分40%,而且他们在开放性和可变智力方面的得分也超过了平均值。 代表人物: Ted Turner, Oprah Winfrey, Mark Zuckerberg   糟糕的特质 优秀的创业者有自己的特质,糟糕的创业者也有自己的特质。如果你在自己身上发现以下几种特征,那么你一定要小心了: • 过分激进,过分具有侵略性 • 喜欢找借口 • 欺诈 • 情绪不稳定 • 自恋   (via Entrepreneur, 译/快鲤鱼)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硅谷
    2015年04月08日
  • 硅谷
    【HRTech】硅谷一周投融资:招聘工具 Greenhouse 获 B 轮 1360 万美元融资   // // // 作者:吴戈 来源:公众号《硅发布》(搜索“硅发布”或“Guifabucom”) 本文已得到授权发布 硅发布是个总部位于硅谷的内容团队,旨在向中文读者报道美国第一手的科技前沿趋势。   招聘工具 Greenhouse 获 B 轮 136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2 年,帮企业管理层更好招聘新员工,其招聘系统可以通过数据衡量,来评估新招募员工和在职员工对公司表现的影响。此轮由 Benchmark、TheSocia+Capital Partnership 和 Felecis Ventures 共同完成。14年8月,Greenhouse完成了总值750万美元的A轮融资,领投方为Facebook前Facebook前副总裁卡马斯·帕里哈毕提亚(Chamath Palihapitiya)创办的风投基金Social+CapitalPartnership。    目前共融资 248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和用户扩展。   定位:Greenhouse会将企业所有的应聘者的来源(包括来自推荐人、社交媒体、活动、招聘启事、主动招揽和猎头机构等等)汇总在一个控制台里。控制台支持按照职位的要求进行A/B测试,还支持整个公司员工参与评选过程。   考核:Greenhouse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统一的面试过程,向应聘者提出的问题都是相同而且可量化的。   决定:Greenhouse能将所有应聘者的信息、简历和面试评估结果整合成易于阅读的总结,再与职位的需求进行比较。它还提供了快速查看申请、横向比较以及调整条件的工具。   在Greenhouse采取订阅付费,其中最受企业欢迎的是按年付费选项。   订阅式服务管理商 Zuora 获 F 轮1.15 亿美元融资(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238) 创立于 2007 年,基于 SaaS 平台专为订阅式服务做计费和账务管理,解决方案是针对订阅式服务设计,旗下的 z-Billing 和z-Commerce 负责这类服务计费、计量和支付交割,并能配合 Salesforce 做顾客维系和交易管理。   Zuora创始人为Tien Tzuo。在创立Zuora之前,Tzuo曾是Salesforce的第11名员工,负责市场营销和战略制定工作。在创立Zuora的时候,SaaS这种商业模式还处于婴儿期,尚未广泛被人们所认知。在Tzuo选择创业之后,Saleforce的创始人Marc Benioff也成为了他第一批投资人之一。   Tzuo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来推广租用型软件,让人们认识到这种软件销售方式的好处。对于企业来说,这种软件销售方式可以带来重复营收,用户必须每月缴纳租用费用才能继续使用软件。而租用软件的缺点,就是消费者如果在使用了软件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对软件不满意,他们可以随时取消使用。   此轮由 Next World Capital、Shasta Ventures、Redpoint Ventures、Benchmark、BlackRock、Vulcan、Index Ventures、GreylockPartners、Passport Capital 和 Wellington Management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2.43 亿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持续扩张。   办公沟通软件Highfive 获 B 轮 3200 万美元融资(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193) 创立于 2012 年,是家 B2B 公司,旨在帮企业员工提升工作沟通体验,服务包括视频会议和员工通讯服务等。此轮由 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Andreessen Horowitz、SV Angel 和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454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企业用户扩展和产品研发。   Highfive 在之前共经历两轮融资:2012 年的 4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以及 2013 年的 950 万美元 A 轮融资。近日,Highfive 又刚刚获得了 3200 万美元 B 轮投资,使融资总额达到了 4540 万美元。本次 B 轮投资由美国著名风投公司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领投,Andreessen Horowitz、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 等多家机构跟投。本轮融资将用来扩充公司规模,尤其是工程师人数,并且加强它的市场和销售团队。   企业工具 Steelwedge Software 获 B 轮 225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00 年,为企业销售和运营人员提供整合商业分析工具,帮他们提高业绩和工作效率。此轮由 Shea Ventures、Mainsail Parnters 和 Camden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385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企业用户推广。   教育初创企业 ThinkCERCA 获 A 轮 32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2 年,为 4 年级到 12 年级学生用户提供思考技巧培训,希望通过增加课程讨论,课堂辩论及其它教育活动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此轮由 Chuck Templeton、Great Oaks Venture Capital、Amicus Capital、MathVenture Partners 和 Follett Knowledge Fund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47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与更多学校达成合作。   活动策划网站 Splash 获 A 轮6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1 年,让用户可以为自己活动制作定制网站,并帮用户发邀请和管理活动来宾。此轮由 Spark Capital 完成,目前共融资 85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团队扩建和用户扩展。   云端安全服务 Elastica 获 B 轮 30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2 年,为企业用户提供云端安全服务,基于云端的工具已被很多企业采用,不过应用安全性始终无法保障, Elastica 希望通过自己解决方案帮用户提高云端应用安全性。此轮由 Pelion Venture Partners、Mayfield Fund 和 ThirdPoint Venture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546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团队扩建和企业用户扩展。   客户管理软件 NetBase Solutions 获 E 轮 24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04 年,为企业用户提供关于客户社交信息监测,分析及与客户发生实时沟通,目前客户包括可口可乐、Kraft、惠普、ESPN 和 Taco Bell 等。此轮由 WestSummit Capital、Altos Venture、ThomvestVentures 和 Spring Lake Equity 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516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企业用户扩展。   会议讨论内容管理工具 Do 获种子轮 2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3 年,专为企业员工提供会议中的讨论内容记录整理工具,目前已累计有超过 5000 人次企业员工注册。此轮由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Slow Ventures 和QueensBridge Venture 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超过 20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和团队扩建。 // // //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 // //
    硅谷
    2015年03月18日
  • 硅谷
    硅谷一周投融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 Namely 获 C 轮 1100 万美元融资 人力资源管理工具 Namely 获 C 轮 11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2 年,帮企业用户管理员工工资、福利、绩效及新员工招聘,目前服务约 150 家企业用户。   Namely 提供的工具可以帮雇主管理诸如工资表和津贴费、绩效管理、员工出勤表以及人才招募等服务。虽然也有很多类似的公司,比如 TribeHR、Zenefits 和 Workday,但致力于为雇主与员工提供互动平台的 Namely 并非只是一家单纯的人才管理公司。   此轮由 Greenspring Associates、RSE、Lerer Hippeau Ventures、True Ventures 和 Matrix 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328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扩展用户基数。 // // //     客户管理平台 Booker 获 C 轮 3500 万美元融资(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013) Booker 是一家为中小企业提供预约管理、CRM、市场营销、忠诚管理、POS 系统、业务分析等一系列配套商业服务管理的初创企业,成立于 2010 年,总部位于纽约。其目标是为所有企业建立一个基于云端的“统一平台”,帮助当地企业实现在线的商业管理,以及消费者与服务的无缝对接。 目前在超过 70 个国家运营,月处理超过 100 万单预约邀请,客户除中小型企业外,还包括个别福布斯 500 强企业。此轮融资由 Medina Capital 领投,Jump Capital、Signal Peak Ventures 两家新投资者及 Bain Capital Ventures 等原有投资者跟投,大型支付终端提供商 First Data 作为战略投资者也参与了投资。  目前共融资 770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加深业务垂直度并与更多营销工具整合。   邮件管理工具 ToutApp 获 B 轮 1500 万美元融资(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016) ToutApp创立于 2011 年,近日完成 1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领投方为 Andreessen Horowitz,原有投资方 Sigma West、Founder Collective、500 Startups 和 the Launch Fund 跟投。此轮后该公司总融资量达到 2000 万美元,领投方的 Scott Weiss 将加入 ToutApp 董事会。目前共融资 200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打造 CRM 管理系统。 ToutApp帮企业用户尤其是销售人员跟踪和管理邮件,从而提升销售效率并加强业绩表现。 // // //   企业云端移动管理平台 CloudMine 获 A 轮 5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1 年,让企业用户可以在移动端通过获取储存在云端数据完成数据分析和数据提取。此轮由 Safeguard Scientifics、MentorTech Ventures、Dreamit Ventures 和 Ben Franklin Technology 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82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团队扩建和用户扩展。 // // //   大数据初创公司 Alation 获 A 轮 9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2 年,试图让组织中工作人员可以更容易获取数据,目前还在隐秘模式中,由来自谷歌高级工程师、苹果设计师和甲骨文高管共同创立。此轮由 Andreessen Horowitz、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Bloomberg Beta、Costanova Venture Capital 和 Data Collective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90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和团队扩建。 // // //   员工管理工具 CultureAmp 获 A 轮 63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1 年,旨在帮企业用户了解员工情况,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方式,它发现企业高速发展时,员工自身发展也许会与企业不同步,所以互相沟通和了解非常有必要。此轮由 Felicis Ventures、Index Ventures 和 Blackbird Venture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63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扩展。 // // //   内容发布平台 Pressly 获 A 轮 21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1 年,可以把网页内容转化到互动性的平板应用中,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用户。此轮由 iNovia Capital、OMERS Ventures 和 Gibraltar Venture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36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扩展企业用户市场。     企业分析工具 Clearbit 获种子轮 2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4 年,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分析接口,让企业可以更好分析跟客户相关数据,从而提高销售并降低损失。此轮由 Fuel Capital、BoxGroup、First Round 和 SV Angel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20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和团队扩建。   消息来源:硅发布    作者:吴戈
    硅谷
    2015年03月10日
  • 硅谷
    硅谷“就业改革”:重塑无形之手,求职者做主人 编者注:投了上百份简历却都石沉大海,面试时一遍一遍地做着跟应聘职位毫不相干的测试,公司毫无人性想辞职却怕成为无业游民,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愤懑又无奈。同样是市场,为什么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就不能像其他市场一样快速有效呢?一切问题都在说明,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亟需改革!   工作是经济的命脉。无论是个体经营还是在公司就职,劳动者需要持续稳定的收入来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其他消费品。当工作机会充裕时,求职者和雇主之间的冲突会相应减少,工资发放更加稳定及时。   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在资本主义市场中,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暗中调控整个市场。每个人可以不受影响地以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做出决策,生产者提供商品和服务,消费者购买这些商品和服务,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波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   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同样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劳动报酬和求职者的能力挂钩,雇主竞相争夺满足职位需求的人才。如果因为某个优秀人才的到来,公司能够创造更多的利润,那么理论上来讲,公司需要给他支付更多的奖励,然后才能挖走这位人才。   但是以上假设仅限于理论范畴。实际上,劳动力市场中充满了粘性摩擦,持续困扰着人力资源经理和求职者。即使在社会经济的黄金时期,从开始找工作到找到稳定理想的工作,仍需要耗费几周的时间(当然,这其中还没有算上试用期的这段时间)。在那些经济稍微不景气的时期,几周时间可能会变成几个月甚至几年,从而导致总有一批失业人员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劳动力市场中的粘性摩擦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要理解之,只需把极其便捷简单的购物和漫长的招聘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尤其是相比后者,前者的便捷化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实现。如今只需要点击几下鼠标就能在亚马逊上购买一件商品,并且商品如期送货上门,售后服务无比周到,毫无后顾之忧。   显然跟商品市场相比,劳动力市场似乎卡在了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时代,走不出来了。几十年前,我们用简历和求职信找工作,几十年后依然如此。投完简历后还要面试,即使不断有数据显示这些陈旧的做法并不能准确的评估一个求职者的能力。坦白地说,这么些年来,整个求职过程中最大的改进就是引入了机器筛选简历,但是除了多敲打几下键盘和其他一些没有意义的操作之外,这些改进对提高招聘流程的效率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简而言之,劳动力市场中的这双“看不见的手”已经“残疾”多年,只是我们还未完全意识到而已。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太稀疏——劳动力数量有限,雇主更有限。这又导致了算法市场变得尤其重要。创业公司彻底转变了劳动力市场的本质,也改变了一贯以来人们对就业和收入保障的重要性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创业公司不仅仅使得我们的经济更加高效,也提高了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工作保障和密集型劳动力市场   为了理清楚我们的劳动力市场转型的来龙去脉,更好地理解其发展过程,我们势必需要仔细回顾一番劳动力市场的过去历史。过去几个世纪里,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自罗马帝国衰落之后,几乎每一个人欧洲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土地——无论是直接在土地上劳作的,还是坐等土地耕耘收获果实的封建领主,土地都至关重要。   在当时的情况下,工作保障与现代人的认知完全是两个概念。那时候,收入就是收获的农作物,气候模式的多变可以带来农作物的丰收也可能导致颗粒无收。虽然的确有一些缓冲灾难的办法,但是严重的情况下最终还是会导致大部分精打细算的家庭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   城市的兴起逐渐改变了这一状况。第一次,劳动者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工作中解放出来。然而,这些新兴的市场十分基础,发展也十分缓慢,几个世纪来几乎没有变化直到十九世纪初工业时代快速崛起才引起了进一步的转变。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现代劳动概念逐渐稳步形成。   现代劳动概念的特点有哪些呢?首先,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是现代工作环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次还包括了各种休息机制,比如周末和法定假期。但是现代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进步应该是针对劳动者解雇的保护。无论是任期内的相关法律、反歧视法、人力资源条例、法律诉讼还是其他有关机构,保护劳动者不被无故解雇毫无疑问是近两百年来劳动者为自己争取到的最大权益。   先前我已顺便提到过保护劳动者解雇权益的原因。因为劳动力市场充满了摩擦,也就是说一旦丢了工作很有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又因为找到一份新工作通常需要花上几周或者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劳动者在一般情况下会更倾向于保住当前的工作。随着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政府不断减少就业保护措施,很多家庭都依靠双收入来维持家庭收支平衡。总之,在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中,所谓的工作保障就是尽量避免换工作。   从根本上来说,问题在于市场的“密集度”。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市场的密集度,就是在同一个市场中,购买者和销售者的人数相当。当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人数都有限时,市场的价格很难界定,因此交易也不容易完成。当双方的人数都大幅度增加时,市场信息充裕,因此市场的运作也就更加高效,对价格的反应更迅速。这也就是为什么买衣服比买房子容易得多——高昂的房屋价格导致了交易量不足,没有足够的交易量提供市场信息也就意味着买卖双方无法充分了解市场,不能顺利地完成交易。   同样的问题在劳动力市场中显得更加尖锐。只有在为数不多的科技领域,员工才有很高的流动性,而在大多数企业中,招聘流程很难说是十分完善的。其结果就是导致劳动力市场十分稀疏,只有少数的劳动者从这个公司跳槽到另一个公司,为后续的求职者提供当前的求职信息。在这些企业中,不管是美国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尽量维持就业稳定,避免求助于劳动力市场。一直以来我们不断地努力改变,却鲜有成效。     拥有密集型劳动力市场后,我们将面临什么状况?   说一点进步也没有好像有点太消极,但事实就是我们做出的大部分努力都一无用处。如果你好奇密集型劳动力市场会是个什么样子,不妨参考一下服务型行业,比如食品制备和房屋维修。感谢人们的不断创新——例如加盟连锁,以及不断增加的独立承包商条款,现在这些劳动者早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各种各样的劳动保护了,并且越来越多的摩擦不断充斥着劳动力市场。但事实上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密集型劳动力市场,它只是有点“密集”而已。   在这个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在招聘过程中拥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对于求职者来说很难去要求一份可观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安排。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可以在任何时候,并且每周都是如此,这对工作安排和照顾家庭带来了诸多问题。然而尽管问题重重,考虑到他们本身的生活已经十分拮据,这些劳动者根本无暇去思考换一份工作。   我们可以看到就业不平等的数据统计也清楚地反映出了以上种种趋势,媒体和学术界在过去的几年里也一直在关注讨论此类问题。以往有着较好的工作保障和体面收入的中产阶级工作现在正逐渐丧失其地位,被低收入和无保障的劳动合同所取代。财富不断累积在少数人的手中,而中产阶级的后代们却慢慢发现不断被挖空的美国经济正将他们赶向经济体系的底端。   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类似“占领华尔街”一类的群众运动,要求企业改善员工待遇。回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断恶化的工作待遇激起了人们对过去良好的工作环境的渴求,在那之前,劳动者的权益能够得到极大的保障(女性的劳动权益当然也有保障)。这一时期的所有运动的目的都只有一个:他们希望从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得到应有保障,他们希望在这个经济体系中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这的确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如果说借鉴过去并不能真正地解决当前的问题呢?如果我们真正地建立起一个密集型劳动力市场,且不存在任何粘性摩擦,又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还是拿服务行业为例,一个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不愿轻易跳槽的原因在于他们急需按时支付的报酬来保证他们的生活稳定。另一方面,随时都有可能变动的工作日程也使得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应付各类工作面试。   但如果是在密集型劳动力市场,原本没有时间面试的劳动者很快就可以获悉最新的招聘信息,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也不用担心劳动报酬的问题,因为市场有足够的信息为每一个求职者提供工资参照,而且工作时间也同样会说清楚。如果我们的劳动力市场足够密集,劳动者甚至可以今天辞职明天就到新的公司就职。比如在硅谷,早上还在给Google打工的某个软件工程师,下午就成了Facebook的一员。以后,不只是在硅谷,任何地点,任何求职者,都将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这样一来,曾经在服务行业饱受不公待遇的工作者将最终有能力对雇主说不,一旦雇主反复无常提出无理要求他们马上可以炒了老板的鱿鱼,丰富的就业信息让他们再无找不到工作的担忧。而对于雇主来说,他们不得不面对自己在招聘过程中的优势不断减少的事实,并且还需要给员工提供合理的保障和报酬,否则他们只能是光杆司令一个了。   于是突然之间,工作保障不再是尽量避免换工作,相反人们更欢迎以换工作的方式找到更好更合适的工作。比起任何法律法规所能提供的保障,知道永远有下一份工作等着你,更能够缓解劳动者的心理压力。而且也让未来的准妈妈也可以放心地在家休息不用担心宝宝出生后自己却丢了饭碗。   不仅是工作保障得到提升,工作灵活度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密集型劳动力市场也给人们的工作日程安排和工作时间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那些想在周三休息的工作人员现在大可以放心的休息,因为市场中的那双“看不见的手”很快就可以找到另外一个员工来补班。类似的,那些多出一两个小时的劳动者也可以在这段时间找些兼职工作赚点额外收入。   虽然所有这些假设听起来十分美好,但是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只有当价格机制完全取决于市场动态时,市场才是有效的市场。也就意味着,除非达到一个平衡点,否则劳动报酬会一直上下波动。所以根据市场决定价格的理论,你就会发现当一大批劳动者涌入某个容易找到就业机会的服务行业,原本诱人的劳动报酬马上就会一落千丈。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且至关重要的问题,但同时以上假设也有一个严重的漏洞:所有数据都来自稀疏型劳动力市场,而非我们假设的密集型劳动力市场。在密集型劳动力市场上,雇主不太可能拖欠劳动者报酬,因为他们也需要为自己建立良好的信誉——否则他们将会被市场淘汰。第一次招聘的时候,雇主之间很可能需要展开激烈的竞争才能获得优秀的劳动者,因为劳动者很有可能会因为报酬没有吸引力而寻找其他就业机会。也许最好的方面在于,消费者将会十分清楚个体公司的普遍薪酬标准,因为市场不会替任何人保密,它会把所有信息传递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这些强有力的因素势必会促使薪酬不断上涨。   总而言之,我们不应该以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形势来推测密集型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情形。首先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市场,并且后者的工作保障也大大地优于我们目前的模型。诚然,薪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我们绝不能轻易地以破坏薪酬标准的理由否定密集型劳动力市场。我们应该知道在密集型劳动力市场中还有其他的因素和力量将会驱使劳动报酬不断提高。     重塑无形之手   其实在硅谷,密集型劳动力市场早已不是陌生概念——以移动应用程序链接乘客与司机、提供及时租车及实时共乘服务的著名创业公司Uber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根据Uber内部的数据显示,Uber已经为劳动者创造了16万份灵活的工作,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但是Uber仍然只是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小部分,它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改变整个劳动力市场。   密集型劳动力市场的想法可能带有一些理想化。因为我们无法预知其带来的影响——市场的运作是极其复杂的,如果不能事先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市场出现突发状况我们很难及时应对。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期待科技和创业公司正不断努力把就业市场变得更加流畅没有摩擦。更科学的算法可以瞬间把最佳员工和雇主匹配起来,声誉系统也有助于提高劳动者对工作的忠实度(当然雇主也需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   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用算法匹配工作是将劳动者商品化,无视了人性,对此我非常地不能认同。反观是我们目前的招聘系统,才是真正的非人性化。无论是投了上百份简历却全部都石沉大海,还是在面试过程中一遍一遍地做着跟应聘职位毫不相干的测试,都应证了目前的招聘系统非常非常的不人性化。   一句话,密集型劳动力市场将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我希望在未来,人们找工作可以像在亚马逊上购买袜子一样简单,只需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在20分后走马上任。当未来的技术可以实现所有这些美好愿景时,我们的劳动者将会迎来更加自由美好的生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改革!   Source:TC
    硅谷
    2015年0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