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P
    ADP宣布将与员工福利体验平台Nayya整合,帮助员工做出更明智的福利决策 提供人力资本管理(HCM)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技术公司ADP®近日宣布,它将与领先的福利体验和医疗保健管理平台Nayya进行整合。 这种整合结合了双方优势,将帮助ADP客户,使其员工能够做出更明智的福利决策,以支持他们的福利和财务需求。与这些以员工为中心的决策支持能力的无缝整合,预计将在2022年夏季与ADP Workforce Now一起推出。此外,这项服务还将于2023年在其他ADP福利解决方案中提供。 "在选择福利时,员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他们的身体、精神和财务健康。选择正确的福利组合的效果可能是颠覆性的,”ADP公司福利和人才解决方案部总经理George Michaels说,"与Nayya整合的ADP Workforce Now 福利为员工提供个性化建议,帮助他们做出符合其独特需求的福利决定。” 在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Nayya使用超过30亿个消费者数据点、庞大的医疗运营商集成网络和数亿行索赔数据,帮助确定适合员工的福利。Nayya的技术通过指导性的福利支持和个性化的建议,在员工在福利方面提供了急需的透明度。 Nayya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Akash Magoon说:"由于美国人希望从员工福利中获得最大价值,我们的技术为员工提供了必要的个性化指导,使他们对自己的健康和财务状况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我们很高兴成为ADP Workforce Now的实时、智能福利选择过程的技术后盾。" 现在,ADP Workforce Now的福利功能还将具有以下特点: 简单、有指导的注册。引导员工完成注册过程,帮助他们在10分钟内选择福利。 轻松的员工体验。与许多最大的保险公司和福利管理机构整合,意味着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便利。用户数据自动填充,使员工能够轻松地从索赔数据到福利建议再到选举。 捆绑式福利建议。为员工提供一份最佳选择的综合清单,同时概述自愿福利和数字健康解决方案的价值。 投资支持。其中401(k)和健康储蓄账户计算器帮助员工直观地了解投资如何增长,使他们为意外开支和退休做好准备。 福利教育。增加员工的信心,并大大减少与人力资源有关的行政负担,高达80%。 数据隐私和安全。使用户有信心知道他们的数据在SOC2和HIPAA标准下是安全的。 领先的福利供应商Guardian Life的注册主管Sarah Oliver说:"作为Guardian激发福祉的目标的一部分,我们正在简化流程,并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以帮助他们为意外的障碍做好准备。我们很高兴能与ADP和Nayya合作,为客户提供现代化的福利体验,支持他们的健康和幸福。" "我们一直在寻求寻求为我们的客户简化福利流程,"NFP创新部负责人Mark Rieder说,"在已经简化的ADP Workforce Now平台上使用这项Nayya技术是一个额外的好处,它使我们的客户能够为他们的员工提供智能建议,帮助他们完成福利选择过程。" 关于Nayya 在Nayya,我们相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来选择和使用福利。一种更透明、更少混乱的方式,让员工控制他们的健康和财务潜力。在数十亿数据点和机器学习的支持下,我们的福利体验平台在公开招募、新员工入职、符合条件的生活事件以及全年的重要时刻提供个性化的决策支持和指导。这是消费者面临的最紧张和最具挑战性的情况之一--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建立创新对策的机会,可以帮助数百万美国人拥有他们应得的控制和理解。 关于ADP ADP通过尖端产品、优质服务和特殊体验设计更好的工作方式,使人们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 人力资源、人才、时间管理、福利和工资单。 以数据为基础,为人而设计。
    ADP
    2022年04月08日
  • ADP
    5 种体验方式可以提高员工对人力资源部的满意度   ADP研究所的一份新报告在25个国家(包括亚太区域的中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对超过3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研究,在题为《HRXPS:如何通过员工体验的视角衡量人力资源的表现和影响》的报告中,根据员工人才旅程中的关键互动,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提供了参考。 根据该报告,员工体验中有五个里程碑决定了员工对人力资源的满意程度。 我们在下面列出了它们,以及你可以用来衡量每种体验的三个声明 #1 你给我需要的东西 第一个心理体验是基本需求的体验--员工必须感到他们最基本的人力资源需求得到了满足。衡量这方面体验的三个项目是。 我的人力资源部门帮助我了解我在法律上有权得到的东西,如工作场所的保护和福利。 我从人力资源部门得到的沟通总是很容易理解。 我的人力资源部门为我提供完成工作所需的资源。 #2 你让我感到安全 数据显示,一个安全的工作场所,可以不受报复地传达关切,有人可以倾听并提供工作场所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人力资源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衡量员工体验的这一方面的项目是。 我可以依靠人力资源部门来帮助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 我相信我的人力资源部门会妥善处理不道德的行为。 我相信我可以向人力资源部门报告一个事件而不会受到报复。 #3 你理解并重视我 人力资源服务质量中包含的第三种体验是,感觉到人力资源部门 "站在员工的角度",遵守承诺,做正确的事情。这加强了对组织的归属感,感觉被人力资源部门理解。衡量这一方面的项目是。 我相信人力资源部门会履行对员工的承诺。 我坚信人力资源部门为我做了正确的事情。 我在刚入职时对公司有一种归属感。 #4 你希望我成长 员工需要明确如何在他们的职位和组织内成长。他们需要进步和改善的机会,他们希望人力资源部门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衡量这方面体验的三个项目是。 我的人力资源部门对我如何在工作中取得进步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我的公司提供强有力的激励措施,鼓励我提高自己的表现。 我的人力资源部门鼓励我在我的工作中寻求改进的方法。 #5 我信任你 员工体验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员工对人力资源部门的深度信任。这种信任是双向的:员工觉得他们可以完全信任他们的人力资源部门,他们也觉得人力资源部门完全信任他们。衡量这一方面的三个项目是: 我感觉到人力资源部门真正关心我。 我觉得人力资源部门赋予我权力,帮助公司成功。 我完全信任我的HR。 与人力资源部门互动的频率 员工使用的人力资源服务越多,以及员工越频繁地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帮助解决与工作有关的问题,他们的HRXPS就可能越高。换句话说,与人力资源部门互动的次数越多,人力资源部门被视为 "有价值 "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与人力资源部门有单点接触的员工说人力资源部门有价值的可能性是有多个人力资源部门接触的员工的两倍,是没有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的五倍。 此外,互动的数量也很重要。有过至少七次互动的员工说人力资源部门有价值促进作用的可能性比没有互动的员工高7.4倍。在过去一年中与人力资源部门合作超过三次的人,认为人力资源部门有价值的可能性比没有与人力资源部门合作的人高3.7倍。 此外,那些使用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五项服务(即入职、晋升、LOA、绩效关注和福利)的人说人力资源部门是促进价值的可能性比不使用任何服务的人高11倍。入职培训、绩效关注和健康福利是影响较高分数的具体人力资源服务。 考虑到这一点,ADP的人员和绩效研究主管Marcus Buckingham分享道。"我们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源部门对人才品牌至关重要--以至于发生的每一次员工互动、使用的具体服务和单点联系的个性化感觉都是影响HRXPS较高的原因。事实上,这种高等级的单一联系点颠覆了目前行业中取消人力资源的趋势。" ADP首席人力资源官Sreeni Kutam补充说:"在获取和保留人才以及人才品牌方面,人力资源处于推动人才的中心位置。它的重要性现在可以用一个行业基准来衡量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功能的强度。 "随着公司继续加大招聘力度,人力资源部门有机会将工作重点重新放在入职流程上,因为这是一个关键的接触点,正如研究中所揭示的那样。"
    ADP
    2021年10月29日
  • ADP
    【产品】ADP升级本地薪酬管理系统OneHR,打造以人为本的云端薪酬管理平台 全球薪酬和人力资源领导者安德普翰(ADP)于3月2日宣布,全面升级其服务于本地客户的云端薪酬管理平台OneHR,以期为企业薪酬负责人、管理者及员工提供一站式自助服务。OneHR将“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工具”作为核心理念,深入洞察企业用户的真实需求,结合ADP的技术实力,打造出屡获嘉奖的解决方案。 OneHR平台的此次升级,将用户的薪酬管理流程简化为三个步骤:数据收集与薪资计算、薪资结果查看与审批、查看审批状态及提交过账。而政策变化在系统中的实时更新,则由ADP负责完成,以确保客户薪酬的合规性。OneHR以简明页面和多元视图清晰展示关键数据和流程进度,避免了繁琐的页面跳转和数据查找;同时,OneHR支持云端协作和移动端访问,全面提升薪酬管理效率。 秉持“以人为本”理念 切实满足用户需求 对于ADP来说,“以人为本”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切合用户真正需求的技术创新才能够为客户和行业带来真正的价值。基于数十年的行业经验,ADP深知薪酬管理实际操作中的繁杂细节,也明白操作流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和对应的最佳解决方案。OneHR此次升级直面用户痛点,致力于打造一款“用户为核心,技术为导向,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工具”。 长久以来,复杂的薪酬管理和协作流程令企业付出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在疫情期间,远程办公也为企业薪酬负责人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企业薪酬管理实际操作中的一系列难题,OneHR平台以简明的使用界面、清晰的处理流程、便利的计算系统,为企业薪酬管理带来全面的效率提升,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约管理成本。 简明易用的流程设计 精心优化用户体验 通过直观的三步向导,OneHR为用户提供了简化的薪酬管理流程,简明直观的使用界面,方便用户更迅速、轻松地完成薪酬管理。 OneHR的三步向导 除此之外,OneHR在协作流程上同样进行了革新: 薪酬计算所需内容位于同一页面内 于薪酬处理全流程提供通知服务 自动回溯员工薪资数据   OneHR在确保薪酬计算准时、合规的同时,后台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也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针对用户实际操作中的难题,OneHR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个人所得税和社保政策变动,ADP会根据政策变化实时更新薪酬计算规则,免于人工计算的庞大工作量;支持桌面端和移动端访问的特性,也可以满足远程办公的需求,让企业薪酬管理者、HR部门、管理层、员工等不同主体随时随地获取和上传所需的信息。 ADP北亚区总经理张晓云女士表示:"对于企业主、领导层和薪酬管理者来说,易于使用、稳健可靠的薪酬管理平台不仅可以保障薪酬发放的准时、合规,提升员工满意度,更有助于提高薪酬管理效率,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护航。此次OneHR平台升级,正源于我们对客户需求的关注,我们相信这一‘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解决方案’可以切实回应市场的期待,同时也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
    ADP
    2021年03月02日
  • ADP
    【榜单】全球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创新品牌市值TOP20榜单发布(截止2021年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 HRTechChina发布全球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创新品牌市值2021年1月TOP20榜单,全球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创新品牌Top20榜单是HRTechChina在长期关注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及科技发展过程中专门打造创新榜单。全球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创新品牌市值2021年1月榜单Top20以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9日)收盘市值和股价为基准。特别注意:本期在榜单中去掉了Slack,去年Saleforce宣布277亿美元收购了Slack。取而代之的是今年1月28日上市的Qualtrics国际,Qualtrics主要是以体验管理为业务核心,其中员工体验是其关键业务核心,具有强烈的创新导向。更多可以看榜单和后续解读.关于创新品牌榜单评选核心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中国HR科技及服务行业具有极大参考和标杆作用 实际业务发展中具有创新业务和创新举措 不同业态和不同国家的多样性分布考虑 参考HRTech LRP®品牌监测指数 榜单不包含市值核心构成非HR业务的公司 设有动态调整和变化以下为2021年1月榜单详情:  关于本期最新榜单的解读:过去的一个月全球人力资源市场整体平稳。大部分机构都在发布过去一个季度的财报,值得大家关注。 Recruit 这个月重返市值榜单首位,市值达到7.7兆亿日元,735亿美元之多。同时将于4月起由原来的COO担任新的CEO,开启下一个10年。 1月底ADP发布了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信息,营收增长1%至37亿美元;将全年指导性目标上调至增长1%至3%。 Qualtrics国际1月28日IPO上市,开盘41.85美元,截止月底收盘44美元,市值达到221.49亿美元。同时入选TOP20创新榜单,替换了被Salesforce277亿美元收购的Slack。 Workday在1月份花了7亿美元,收购了丹麦的员工体验平台Peakon,持续加码员工体验,当然Workday的平台 称之为People Experience 。 另外零工方面,以色列的Fiverr一月则上演了过山车,最高股价飙升到285.56美元,市值差点突破100亿美元,但月底收盘则回落到206.51美元,市值依然保持在72.52亿美元。守住了11的位置。 Upowork1月推出了类似Fiverr的产品,市值达到50.6亿美元,上升2个位置,达到12位! 更多信息可以关注HRTechChina 2021年度,我们将持续优化创新品牌榜单,同时增加非核心业务为人力资源相关但是在中国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的创新品牌(如:Sap/Aon)作为副榜单参考,还会进一步收录更加前沿的包含人力资源方向创新科技品牌进入。 关于HRTechChina HRTechChina 是中国首家领先的专注人力资源科技商业服务平台,作为HR领域唯一深度垂直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致力于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进步与发展,持续引领行业新科技新趋势新产品新方向。 HRTechChina核心报道中国HR科技创新企业与产品,关注并实时分享全球的人力资源科技资讯。定期发布行业市值榜单和HR科技云图,持续举办高品质的专业前沿论坛论坛,表彰认可业内先进。
    ADP
    2021年02月01日
  • ADP
    新工作世界中的员工连接 原标题:Employee Connectivity in the New World of Work 在过去的6个月里,组织领导人和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一直致力于采取被动的做法,以找出如何维持企业运转的办法。人们希望(往往是假设)这些做法是短期的,只是为了帮助我们度过接下来的几个月,然后再恢复正常。现在,7个月后,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还没有脱离这场全球健康事件的困境。恢复正常的想法已经来了,也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已经适应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影响已经稳定下来,我们已经进入了长期不确定的阶段。 但不确定性并不新鲜。在很多方面,不确定性一直是现实。当然,它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和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式向我们袭来,但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有些不同而已。这意味着,人力资源从业者和企业领导者应该加倍重视一些关键的实践。这些不仅有助于驾驭全球健康事件,还能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虽然你无法控制外部环境,但你可以影响组织内部的环境,使你的员工更有可能全身心投入。 全情投入的员工--那些 "全情投入 "并在最高层致力于团队和公司成功的员工--是创新、生产力和留住员工的秘诀。根据ADP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参与度解释了64%的应变能力,这是员工在大规模混乱时期的基本能力。鉴于工作和生活的复杂性,在工作中创造一个员工更有可能全身心投入的环境是很难的。我们尝试过复杂的方案、花哨的技术和无数次的市政厅会议,但感觉没有什么进展。事实证明,秘诀中最大的成分并不复杂、花哨,也不是自上而下的传递。 关键成分是一对一的连接。事实上,那些与团队领导有根本性频繁联系的员工,其全身心投入的可能性要高出1.5-3倍。这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留在组织中,更有可能在困难时期发力,更有可能做更多自己独特的最佳工作。虽然这个秘诀感觉像是常识(我们都知道关注会有帮助),但它不一定是常见的做法。你不能让你的团队成员和团队领导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进行联系,但你可以增加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你也可以通过给团队领导提供关于如何进行伟大的签到的指导来增加对员工有意义的可能性。这些不一定是冗长、冗长的对话,只需轻而易举的一对一谈话,通过询问两件事就能进入工作的核心。你在做什么?我能帮上什么忙? 如果这么容易,为什么这么难?以下是两个经常阻止这种情况发生的沉默障碍,你可以轻松调整,以确保你的团队领导有时间和能力经常关注支持他们的团队成员。 摆脱团队领导的任务和活动,不增加价值。在你让团队领导制定的那些行动计划中,有多少已经真正付诸实施了?又有多少被付诸实践的人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我们用一些听起来很好的做法把工作世界弄得一团糟,但只是给我们的员工,尤其是我们的团队领导带来了行政负担。 加倍重视那些被证明能够推动参与度的活动和工具。这是一个流行的空间,有很多意见,但研究和经验对于如何做到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有了正确的框架和频率,你可以创造条件,使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之间的连接仪式化。一个又一个组织不断发现,每周一次的签到是推动参与度最有力的做法。 这确实是一个常识。你需要消除员工工作中的浪费和负担,创造空间来专注于最强大的仪式,从而加速参与度和绩效。当你创造出这种注意力充沛的环境时,员工更有可能茁壮成长,并有力地应对不可避免的挑战,而这些挑战正以短短几个月前难以想象的速度向我们袭来。这是非常可行的,而且影响在几周而不是几年内就能显现出来。作为领导者,我们有责任重新思考我们的优先事项并采取行动。如果没有全身心投入的员工,你的组织可能会生存下来,但不会在这个新的工作世界里持续发展。 作者:Amy Leschke-Kahle是ADP公司Marcus Buckingham Company的绩效加速副总裁。  
    ADP
    2021年01月29日
  • ADP
    ADP公布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收入37亿美元 2021年1月27日盘前ADP发布了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信息,受此影响,股票微涨。财报数据没有太多亮点。市值710.4亿美元。更多可以看上图的信息。 ADP Reports Second Quarter Fiscal 2021 Results • Revenues increased 1% to $3.7 billion; raising full year guidance to up 1% to 3% • Employer Services New Business Bookings decreased 7%; raising full year guidance to up 15% to 25% • Net earnings decreased 1% to $648 million, and adjusted net earnings decreased 1% to $650 million • Adjusted EBIT decreased 1% to $848 million, and adjusted EBIT margin declined 30 basis points to 22.9% • 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 ("EPS") increased by 1% to $1.51 for the quarter; adjusted diluted EPS flat at $1.52 • Guidance raised on strong first half performance and improved outlook for remainder of fiscal 2021; raising full year bookings, retention, revenue, margin, and EPS guidance ADP公布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 - 营收增长1%至37亿美元;将全年指导性目标上调至增长1%至3%。 - 雇主服务新业务预订量下降7%;将全年指导性目标上调至增长15%至25%。 - 净利润下降1%至6.48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下降1%至6.5亿美元。 - 调整后EBIT下降1%至8.48亿美元,调整后EBIT利润率下降30个基点至22.9%。 - 本季度每股摊薄收益("EPS")增长1%,至1.51美元;调整后摊薄后EPS持平于1.52美元。 - 上半年业绩强劲,2021财年剩余时间前景改善,上调指导价; AD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arlos Rodriguez说:“随着经济活动继续向积极趋势发展,我们的势头在本季度继续增强。在整个疫情中,我们的员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创新的精神推动了客户的满意度产品和一流的服务已实现了历史最高的保留率,我们再次很高兴提高所有关键业务指标的全年展望,并且我们对疫苗接种工作的进展和全球的发展前景充满热情经济复苏。” “我们很高兴今年迄今已为Employer Services交付了新的业务订单,几乎与去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之前达到的数量相符。强劲的销售和创纪录的客户保留率使本季度的收入稳步增长,加上我们各个部门的持续成本控制,即使我们加快了增长投资并克服了与就业和利率相关的持续不利因素,我们仍然能够实现超出预期的调整后每股收益。” ,ADP。“凭借强大的销售渠道以及协调一致的产品和营销工作,我们对下半年新业务的大幅增长充满信心。” 第二季度业绩 雇主服务–雇主服务提供全面的全球HCM和人力资源外包解决方案。与去年第二季度相比: •报告期雇主服务收入下降了1%,以自然恒定汇率计算则下降了2% •雇主服务新业务量减少7% •美国每项控制的报酬减少了6% •雇主服务分部利润率未变 PEO服务– PEO服务提供全面的就业管理外包解决方案。与去年第二季度相比: • PEO服务收入增长5% •不包括零利润收益的PEO服务收入增长2% • PEO Services支付的平均现场员工人数下降2%,至约571,000 • PEO服务部门的利润率提高了100个基点 包括在上述细分的结果中: 客户持有资金的利息– ADP客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多样化是公司投资策略的首要目标。客户资金是根据ADP谨慎而保守的投资准则进行投资的,大多数投资组合被评为AAA / AA。与去年第二季度相比: •为客户持有的资金利息减少了23%,为1.05亿美元 •平均客户资金余额持平于251亿美元 •客户资金的平均利息收益率下降了50个基点,至1.7% 来自ADP官方财报信息,仅供参考
    ADP
    2021年01月28日
  • ADP
    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 —人力资源行业投资体会|| 投资人深度行业分析 近几年的企业服务投资领域,一直有一个赛道在热点的频繁轮换中稳定地占据着一席之地,那就是人力资源软件和服务。群雄逐鹿多年,江湖已经隐隐约约闪现几位高手,假以时日,他们或可开宗立派,收拾河山。   背景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这个重要的市场资源要素踏上了依托市场进行分配的快车道,并由此激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与此同时,人力资源服务这个行业也开始起步并持续发展。加入WTO之后,一些国外的人力资源巨头纷纷进入中国,进一步带动了市场的快速扩张,并对内资的人力资源机构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对于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自然也十分旺盛,并且不同资本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人力资源服务需求呈现出不同的层次。 最近十多年,民营企业快速壮大,众多的国企在经历了改革的阵痛之后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外资企业也在持续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客户对人力资源服务需求量在扩张的同时,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能力要求也在提升,反过来说,国内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必须转型升级以跟上客户的发展步伐,否则就可能被淘汰。 同时,各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战场开始交叉重叠,彼此不断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相互学习。 在2011年前后,我国劳动力资源总体上迈过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同时结构性的供需矛盾始终存在,相伴而来的是企业的用工成本节节攀升。 要充分发挥有限的人力资源的效能,进而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逐步成为了广大企业的共识。客观上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对人力资源服务需求的广度和深度。 我国当前大口径(含薪资代发等一些流水型、过账型的收入)的人力资源市场规模约2万亿元人民币,并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 其中,人事代理和广义上的灵活用工(含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项目众包、兼职、共享经济的劳务合作等形式)占据了绝大部份的市场份额。 这块业务以现在的眼光看可能会觉得有点传统,但是不要忘记坐在当今世界人力资源市值头把交椅上的美国上市公司ADP正是靠这块业务起家的,并且这块业务至今依旧占居其收入的大部分,只不过人家很早就用软件工具武装了自己,提高了效率。日本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Recruit也有着相似的情况。 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前后兴起的信息化浪潮,美国的软件企业异军突起。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当属IBM、微软和Oracle,同时在这些巨擎底下,众多垂直领域的软件企业也是百花齐放。 其中,在人力资源领域典型的代表就有PeopleSoft、Ultimate和Workday,Ceridian和Kronos也有者不错的市场地位。 PeopleSoft和Ultimate都诞生于上个世纪,PeopleSoft于2005年被Oracle收购,同年,其创始人又创立了Workday。 Ultimate从传统软件一路转型到SaaS,并依托AI继续升级产品。2019年初Ultimate被私募基金私有化。 而自诞生之日起就是SaaS化软件的Workday一路快速融资,并于2012年登陆纽交所,之后更是一手发展业务,一手收购兼并。 尽管没有盈利(这里面有股份支付的影响),但Workday的市值一度超过了500亿美元,直逼年长其50多岁的人力资源一哥ADP。 Workday的收入中约有85%都是订阅式收入,虽然没有净利润,但经营性现金流是正的,综合毛利率在70%以上,订阅部分的毛利率更是达到85%左右,客户续约率达到95%以上。 此等未来之星,华尔街的算盘自然也打得慷慨,市销率一度高达20倍以上,并常年压过整个SaaS领域的带头大哥Salesforce一头。 纵观本世纪的头20年,这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相结合的江湖可谓是风生水起。这里姑且不去谈那些在人力资源咨询、高端人才寻访这方天地快乐玩耍的一众小仙,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ADP。 ADP最新年度营收接近千亿人民币,净利率达到16%以上(过往多年也一直保持在12%以上,在同行业中常年保持第一),毛利率预计在40%左右,ROE更是在30%以上,大幅领先于同行。 一家成立了70年以上的以发薪报税为看家本领的老公司,焕发着如此强悍的生命力,恐怕就连Workday这样的新晋小生看了也会汗颜。 当然,ADP很早就开始研发和使用技术产品,最近以来也一直在加大人力资源技术领域的投入,和Workday这样的公司的业务交叉越发明显。 至此,我们可以大致对人力资源行业的图景作如下归纳: 在上述的行业图谱中,各个领域已都有中国人力资源企业的身影,但是相较于美国市场,中国企业明显呈现出企业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偏低、信息化程度偏低的特点,整体发展落后于美国市场10多年。 从传统互联网招聘三大金刚(互联网招聘三大金刚: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之一的前程无忧于2004年在NASDAQ上市起,国内的人力资源企业陆续开始走上IPO征程,后续分别有智联招聘(2014年纽交所上市,2017年宣告退市),科锐国际(2017年A股创业板上市),猎聘网(2018年香港联交所上市),人瑞(2019年底香港联交所上市)。此外CDP集团也已经递交申请,计划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可以看到,国内目前主流的人力资源上市公司都还集中在招聘、用工领域,从CDP开始,主营业务才涉及到了劳动力管理服务领域。 其中,市值最大的前程无忧不过300亿人民币左右,余下几家市值则都在100亿人民币以下,这与美国的格局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也意味着后续还蕴藏着更多的可能。 中国有着世界第一的人口数量,当前云计算方兴未艾,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数字化转型及人口红利消减等各因素叠加,传统业务和新兴产品可以彼此融合,百舸争流但巨头尚未显现……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市场将有望诞生出人力资源领域的独角兽乃至上市公司巨头,它们可能是中国的“Workday”,中国的“ADP”,甚至是“Workday+ADP”。   人力资源行业的几个特点分析 1、 人力资源行业有着较好的抗周期性 基于历史数据的观察和研究表明,人力资源尤其是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与整体的宏观经济和就业失业情况相关性明显,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而于此同时,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企业会采取培训、裁员、转化用工方式等措施,这些措施也会构成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会对冲宏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其波动幅度相较于宏观经济周期而言更显平滑,并且一旦经济开始复苏,其恢复的时点更早,增长的速度更快。因此也有不少观点认为人力资源行业属于强抗周期行业。 2、 HCM在不同企业的相同场景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传统人力资源服务的通用性自不必说。HCM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的原因,首先就是因为这是企业级软件中少有的偏自成一体的领域,也就是说它可以和企业的业务不那么紧密相关。 例如:底层的Core HR涉及的主要就是信息录入、考勤、请假等,通用性较强;招聘流程、培训工具应该也是大同小异;工资计算可能会和业务相关,但大部分会落在有限的几种模式里;排产排班、业绩考核、继任者规划等可能和业务关联度高一些;再上去的敬业度、组织效能甚至是离职预警等反而是背后支撑的方法论和数据积累的模型更重要了。 其次,HCM打交道的对象是人,人本身就具有共性,信息录入的方便体验,培训效果如何更好,职业生涯的规划需求等等这些都有共性。 3、 HCM SaaS化应用门槛相对较低 当前软件业面临的大趋势就是基于云计算的SaaS应用。但SaaS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如何平衡产品的标准化交付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现在工作协同(Collaboration)类的软件产品SaaS化程度最高,已经超过80%,国内的钉钉和企业微信的渗透率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 因为工作协同这件事情本身在各个企业之间的需求很普遍,但需求差异性较低,最适合率先做成标准化的产品,也就是在现有的技术和成本条件下,标准化交付和定制化需求的平衡点最容易找到。 下一个找到平衡点的是客户关系管理(CRM),这个相信大家在早几年的投融资市场和Salesforce身上已经看到。那么再下一个呢? 笔者认为HCM无疑是最有力的候选之一。根据IDC 2018年的分析,全球范围内公有云部署的HCM的市场份额在2017年已经达到了62.5%。 而且HCM还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于,它本身具有好几个不同的场景可拓展,更可在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作赋能和延伸。 这种特点在其他领域并不多见,且看协同类的应用,产品普遍比较浅,往前一步就会和其他垂直应用相交叉,所以协同工具大同小异,且都是做免费的,当然它的好处是覆盖面广,可以做所谓的生态,不过这完全就是另外一个维度了,普通创业者也不一定够得着。 4、 人力资源行业的几点局限 其实人力资源行业的优势还有不少,也难怪包括Oracle、SAP和微软等在内的软件业巨头纷纷通过并购或者自建的方式杀入这个领域,甚至有不少公司把这领域当作了其云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不过,在看到希望的同时也不能太盲目乐观。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是成本中心,不能直接创造收入。 国内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一直被生死线追着跑,天然地更看重拉客户和创营收,相应在这方面的投入要多得多。 基础人事模块,要是卖得贵了,他们找个人用Excel表也能对付过去。其次,这个行业是典型的轻资产,入门门槛也不高,手握几个客户,拉几个人就可以起步,哪怕是软件产品大部分也谈不上技术门槛。 所以市场上小的培训机构、地方性的人事代理机构多如牛毛,大部分垂直领域的软件产品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 再者,当前单纯的软件产品的市场规模并不是很大,在国内来说大概是小几十亿人民币,在美国来说也就100多亿美元。要结合传统的人力资源业务一起做,一方面是对企业能力的挑战,另一方面毛利率会大幅下滑。 因此,我们同时要看到,Workday最近几年的收入增长率是下滑的,而且它目前有近一半的收入来自于财务管理产品,财务管理甚至有接过接力棒成为其主要新增收入来源的趋势。ADP收入的年增长率徘徊在7%左右,当然,以它的体量,这个成绩已实属不易。   关于当前 人力资源行业一些热点领域的看法 1、招聘及其延伸 笔者认为招聘和用工是并且始终都会是企业的刚需。并且该业务既to B又 to C,估值上有时候会占点便宜,同时还可以积累数据。 三大金刚之后,招聘向着行业垂直、社交化、职位定位分层、减少招聘环节等方向作了有意义的探索,涌现出了拉勾网、Boss直聘、我的打工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招聘平台。 本质上这些平台都是为了克服传统综合性招聘平台信息庞杂、匹配效率低,甚至有数据作假的问题。人群一垂直,匹配效率当然就会提高,但市场规模就会缩小。 曾经有基于微信圈的职位推荐平台,希望利用熟人关系对雇主和应聘者进行增信,减少数据作假,这个逻辑上看着挺美好的,但实践中微信的推荐往往要转几道手,增信的作用会随着转手量指数级地下降,另外微信圈里的人忙活这个事儿总得有点动力,除非你沉下心来做,有一搭没一搭的成功率肯定不高,见不到什么实在的收益,大部人也就歇了。 猎聘则是巧妙地将原来看似竞争对手的猎头引入了平台,提升了职位的层次,变相攫取了原来属于中低端猎头的一块市场,但是猎聘上市后市值一路走低,其阳春白雪的猎头和天生平民属性的互联网结合的模式似乎存在着内在机理的冲突,使之未能发挥出很大的杀伤力,从而未能实现对互联网招聘平台质的超越。 总之,目前看来,招聘领域这20来年的发展都只能算作是量变,真正的质变应该是要依托技术实现高效的简历解析和人岗匹配,这将是招聘行业新篇章的开始。 但是这个在技术上有者很高的难度,研发投入不小,而且应该需要大量的数据储备才能够玩转,但这会是个好方向,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这里需要再提一下的是灵活用工,毕竟这个领域是眼下的大热门。不少研究报告在预计灵活用工的市场规模时,都对比了美国和日本的灵活用工的在整体用工市场的占比,比如美国35%以上是灵活用工,日本甚至更高,并由此来估算中国灵活用工的潜力。 笔者考虑做这样的对比还是要十分谨慎的,一方面灵活用工的概念在当下实在是太过模糊,其内涵和外延十分不明确,如果要作跨境的对比,有必要先在各自的制度语境下还原出各自用工形态的真实面目及其配套治理措施,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另外,关于劳动和用工实在也是跟一国的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等因数高度相关,这里面除了经济因素比较容易跨国比较外,其他的因素都要仔细斟酌。例如:美国的工会很厉害,而全职员工加入工会的比例要显著地高于非全职工,因此美国的一些雇主倾向于使用非全职工;日本正式的劳动合同非常死板,一签就是终身制,企业负担很重,因此灵活用工反而有了市场。但这些情况在当下的中国都是不存在的。 当前,国内一方面企业用工成本高企,一方面劳动者就业压力很大,灵活用工将有望进一步得到发展,但是要真正判断灵活用工的价值,我们要分析清楚这里面到底是雇主、劳动者和国家利益的再切割,还是真正提高了劳动力使用的效率,而只有后者才具有持续的价值。 与招聘相关的业务中有一个不错的点,近两年发展很迅速,那就是求职者背景调查。 背景调查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原来的猎头有点像,都是偏高端的业务。但是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背景调查正在受到一些互联网化的公司的冲击。 客观数据的背景调查只要接上合适的数据库就可以秒出,主观数据的调查,借助标准化和人工智能的力量,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只要背景调查的价格突破一定的临界点,需求就会被大量激发出来。但这个领域需要研判的是客观数据部分由于并无特别门槛,因此最终毛利率会被压得很低,赚钱规模是否足够。 主观调查部分,人工成本是否能够有效控制,从而获得很好的边际效益,或者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来实现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那么这种投入和产出最终是否是经济的。 2、薪税、社保的计算和缴付 宏观经济情况不太好,企业的经营压力比较大,加上社保入税、金税三期的上线,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的成本实际上是在提高的,这里面包括了薪资、个税、社保计算的复杂度的提高,这个会有成本,原来可能可以规避的一些负担现在很难规避了,这个也是成本。 因此帮助企业计算薪资、个税的一些产品发展进入到一个机遇期。尽管这个是个垂直细分领域,但是由于离钱近,可以有一些延伸的想象空间,并且本身是按人头收费而不是按软件收费,其市场规模也不小。 3、培训工具或平台 企业内部使用的培训工具/平台相对历史比较悠久,不少OA系统里也会有这个模块,属于OA和人力资源的交叉地带。某些行业(例如:一些产品更新周期短的零售行业的促销员,保险代理,金融产品的销售,电器、机械行业的维修服务人员等)对于日常性的培训也是刚需。 伴随着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过渡,培训平台也从PC端转向了移动端,从本地部署转向了SaaS。 这一步看似微小的转移,实则给原本不温不火的培训平台带来了不错的转型和发展契机,使得原本需要占用整块时间和基于特定物理位置的学习行为,变得十分灵活多样。 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既提高了企业的付费意愿,也降低了员工的学习心里抵触,从而市场空间也被进一步打开。 同时,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用工成本的不断提升,企业越来越重视挖掘劳动力的潜能,向管理要效益。因此我们的确看到这些年来有不少移动学习的平台在市场上推出。 这里面的厂商大致有这么几类:(1)传统的线上培训内容提供商延伸开发企业内部培训工具。基于已有的内容和客户基础,他们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可能的缺点是以内容资源见长的基因做软件产品效果不佳。 (2)直接踏入该领域创业的新兴公司。这类公司的优势往往是产品能力强,用户界面友好且活力十足,但不足在于一方面他们没有内容,只能做些客户自有内容培训需求强的场景(不过这往往也是客户的刚需场景)。 另一方面,培训业务由来已久,会采购培训工具的客户一般都是中大型企业,他们通常已经有了既存的培训方法和途径,有些还是线下的,这会涉及到既有的培训内容、方法和途径如何跟新产品协调的问题。 他们一方面认可移动的在线培训是未来趋势,一方面又不能一步舍弃既有的东西,最后就会选择把需求和问题都抛给软件供应商,从而衍生出很多定制化的需求,使得原本打算做标准SaaS产品的供应商很痛苦,如果坚持只做标准SaaS,那么一部分客户会损失,一部分客户的使用深度也可能不够。 (3)传统的线下培训机构延伸推出的企业内部培训工具。这类厂商往往既有的客情关系比较好,也有一定的内容资源(但内容可能还在外部合作讲师手里,或者内容尚须进一步改造以适应在线培训的需求),客户对于线上、线下能有机结合的供应商一般也比较欢迎。 但此类供应商需要十分谨慎地处理好自身线上产品和线下产品的关系,毕竟线下的产品单价要高很多,在线上流量尚未快速扩充的情况下,贸然将原有的线下客户转为线上,各方面阻力肯定不小。 另外就是,这一类的供应商的产品技术能力可能会是短板,因此总体来看这种转型或延伸并不是太多。 (4)还有一些厂商选择在培训场景本身的延伸上做文章,把培训和客户的日常运营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探索方向。 例如一次培训最终会落实到一次营销活动上作为培训成果的验收,或者一次营销活动可以通过这个培训工具以培训加任务的形式贯彻落实。 这类厂商的优势在于把培训这个原本单纯的成本支出演化为营销等创收行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客户的支付意愿,不过同时这类厂商为了提高客户的活跃度和粘性,通常需要设立专门的运营服务部门协助客户持续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营销等)活动。 总的来说,培训工具/平台这几年的发展虽然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波澜。 根据从我们所投资的企业肯耐珂萨了解到的情况,肯耐珂萨的在线培训平台“麦朵”在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用户数和活跃度均快速增长。 结合市场上一些其他信息,我们推断这次疫情倒是给这个领域助推了一把,后续通过一些收购兼并的行业整合,出现该领域的领头羊企业也是有可能的。 4、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最近提出要做组织发展业务的企业也不少。的确,头部企业对于组织的健康、组织的发展越来越重视。 我们看到国内头部企业普遍已经到了需要提高管理能力、组织战斗能力,来进一步发挥企业效能的阶段,外延式的发展由于基础技术、市场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的时期内遇到了瓶颈。 去年在IT领域有个很热门的词“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之类的,某种程度上跟这个也有点关系,可以肯定的是,技术上强中台,那么组织上也必须要有所动作,组织上要强腰部,数据需要打通、组织关系也需要打通。 另外一方面,我们可能扯远一点,一些早期的创业者也可能要逐步面临一个是否“退休”的重大抉择。国内老一辈的创业者似乎都是要在岗位上奋斗到最后一刻,但是年轻一点的创业者,可能想法会很不一样。 例如马云在2019年的教师节退休了,我们有理由相信,马云的退休昭示了早期在我们心目中属于强人驱动的阿里,已经蜕变为组织能力驱动的企业了,这个可能会牺牲一定的效率,牺牲一定的灵敏嗅觉,但会更稳健、更长久。 碰巧去年底Google的佩奇和布林也宣布退休了,其实仔细想想,国内很多头部的公司不久都可能面临这个抉择。 笔者认为强人驱动创业,创业成功后交给组织去发展企业,可能会是一个重要的模式。 这个会催生出人力资源服务高端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的需求,这里面拆分出来就可能有咨询、调研、培训、猎头等等各种服务,当然这些服务现阶段来说都是要基于一定的数据化、系统化的产品的。 组织的发展听上去好像有点虚,但是工作久了,看得多了,就会发现,相同素质和数量的群体,组织能力的不同,所能发挥出来的效能可以是天与地的距离。不过除非做线下的咨询公司,否则创业者一步踏入这个领域是很困难的。 它需要科学理论的护航、先进方法论的武装、技术产品的支撑,以及Best Practice的案例积累。真正把这块做好,恐怕自身也起码是半个综合性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了。 5、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 说到综合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这似乎是一个大家都在努力的目标。国际上那些巨头和新贵们不停地并购自不必说,国内包括肯耐珂萨在内的好几个企业也在朝这个方向奔跑。 一方面大家可能感受到了,大部分细分领域的一个业务或者一个模块,其体量终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被大的竞争对手给挤占掉,另一方面客户有希望供应商一站式解决问题的需求,反过来说人力资源领域各个板块的协同价值很高,规模效益和业务串联的意义很大。但是要做综合性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谈何容易。 一者是产品能力,在技术上大部分HCM其实门槛并不高,但是你得知道怎么做才行,如果没有行业经验,是做不出来,尤其是那种整体性的、综合性的人力资源系统。 市场上懂一两个模块的产品经理可能还好找,但是要懂各个模块的,恐怕就少了,况且做出来是第一步,还得好用、易用、客户买账才行,这恐怕就得经历一次次的打磨洗礼。 二者是客户的获取能力,如果原来的单点产品没有一定的中大客户基础,做出来一个所谓的综合性的产品就想切进大客户,这个难度是很大的。 尤其是大家都自然进化时还好说,但有的竞争者已然踏上进化的快车道,再贸然进入,一个不小心可能连原来的单点突破的优势都会丧失。颠覆整条食物链和在食物链的某一段分一杯羹,那个难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三者是交付响应能力,这个其实是前两个的延伸,综合性的产品就需要建设综合性的产品交付响应能力,这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为原来的单点产品,可能交付、客制的需求较少,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积累。 四者是传统业务的储备或者嫁接能力。综合性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免不了需要涉及一些传统业务,这些业务看似简单,实则有着相当高的实施落地要求和资源对接要求,尤其是要在多地区提供服务的时候,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五者如果要做组织的发展,则更是需要达到前文所提出的条件。   人力资源行业几点趋势展望 前不久Kronos和Ultimate进行了合并,这背后固然有资本的推动,但同时可以看出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线,增强产品模块间的协同,从而加深其服务客户的深度和广度是HCM厂商的重要战略选择。 还值得一提的是,前程无忧持有CDP20.1%的股权,可见人力资源各个模块之间协同性很强,为了做大做强,大家都有着往综合性、一站式的方向靠拢的想法。 Workday持续维持在高位的研发投入和不断进行的并购行为,我们也不难揣测出其背后有着类似的战略部署。 同时,从以Workday为代表的一批头部HCM厂商的产品路线和并购动作来看,笔者认为,HCM未来几年将继续沿着SaaS化的道路攻城掠地。 此外,人力资源的数据化、可视化将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在数量、质量、状态、效能等各个方面可以清晰地数据化度量。 另一方面,HCM软件工具的普及和应用可以沉淀出不少有价值的数据,如果将HCM不同模块中的数据统和起来(甚至结合非人力资源模块的数据),并基于数据作出有价值的分析和评估,建立可靠的模型,从而量化地指导企业的管理和业务,将使人力资源数据发挥出超越其本身的数据价值。 再者,笔者认为AI(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将会更深度地运用到招聘、培训、调研、测评等人力资源模块中,从而进一步提高这些领域的效率,并进一步改善这些模块的使用效果。 根据Gartner的研究报告,对于HCM厂商来说,其HCM套件能够从客户规模、地理位置、行业属性、功能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都能作出很好的适应是其应该考虑的重点。 同时Gartner的调研又显示,大多数的HR和IT的领导者希望能够找到一家HCM的供应商来能够满足其大部分的需求,但现实是很难有一家供应商能够在所有领域的功能上都占明显的优势。 对于国内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来说,一方面的确和国外先进的同行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另一方面在HCM领域尽可能覆盖更多的模块和场景是长期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选择,但这也并不代表在细分领域耕耘就没有希望,如果在某些市场空间不是特别小并且有横向延伸潜质的细分领域做出客户体验很好的产品,有效解决了客户在该领域的痛点,就有机会在和巨头的竞争中占得一片天地,就像是Gartner HCM 魔力象限中的细分市场玩家(Niche Players)一样。   总结 经历了招聘和用工领域的率先发展之后,国内的人力资源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历史阶段,相信更多涉及人力资源其他领域的企业将在近几年崭露头角,并有机会抓住契机登陆资本市场。 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难点在于在它尚未发光,而每家都在说自己是金子的时候要如何提前把它鉴别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做投资总是战战兢兢,因为实在是如履薄冰,一个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不过此刻,中国的Workday尚未浮出水面,更别说还可能有“Workday+ADP”在等待大家挖掘。所以,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作者:B2B圈 来源:雪球
    ADP
    2020年03月17日
  • ADP
    Ultimate Software以110亿美元的现金交易私有化 据Ultimate Software2月4日官方宣布,Ultimate Software Group表示同意由Hellman&Friedman Capital Partners领导的投资集团以约1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该公司在声明中表示:根据协议条款,所有终极股东将在交易完成时持有每股Ultimate股票的331.50美元现金。在截至2019年2月1日的30个交易日内,此价格比Ultimate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约32%,并且比Ultimate的历史最高收盘价溢价。Ultimate的董事会一致批准了这项交易,并建议股东投票支持该交易。  交易完成后,Ultimate将继续在首席执行官Scott Scherr和现有高级管理团队的领导下运作。这家私营公司将由Hellman&Friedman领导的投资集团拥有,该投资集团将与重要投资者Blackstone,GIC和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IB)以及其他投资者(包括JMI Equity)合作。 “该交易为我们的股东提供了大量溢价。我们的决定也是出于我们5,144名员工的最佳利益和超过5,600名客户的利益。这一变化将为我们的员工和客户带来有意义的利益,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由于我们所有的员工在加入我们时都获得了Ultimate的股权,作为股东,这笔交易将为他们带来直接的财务上升空间。今天的公告还将允许我们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进行额外的,谨慎的投资,以更好地为我们的客户服务,”Ultimate的首席执行官、总裁兼创始人Scott Scherr说。 “我们的客户将受益于我们将新功能和服务更快地推向市场的能力,同时仍然享受与今天或更好的终极服务相同的高水平服务,以及我们产品的新创新。Hherman&Friedman完全符合我们为全球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的愿景,同时保留了我们独特的公司文化和使命,”Scherr说。 近29年来,Ultimate一直专注于通过领先的人力资源和薪资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改善员工的体验,近年来,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本管理套件,截至2018年底,Ultimate的总收入超过11亿美元,该公司目前为全球超过5,600家公司提供服务,云中有超过4800万人的记录。 交易完成后,Ultimate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开发、营销、交付和服务其人力资本管理和员工体验解决方案套件,包括人力资源、薪资管理、福利管理、人才获取、人才管理、员工管理、员工情绪分析和人力资源服务交付。 “Ultimate在人力资本管理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以及公司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记录,都建立在其软件的卓越品质及其充满活力和积极性的员工的基础之上。Hellman&Friedman的合伙人David Tunnell表示,公司深刻理解人力资本管理的本质,凭借其出色的使命驱动文化,获得了众多最佳工作场所奖项。“我们期待着与Ultimate的成功合作,与我们的投资合作伙伴:Blackstone,GIC,CPPIB和JMI Equity合作。” Blackstone高级董事总经理Martin Brand补充道,“我们很高兴与Ultimate和这位投资者合作该集团将支持这家卓越公司的强劲增长和文化。” 该交易预计将于2019年中期完成,但须经股东批准和其他惯例成交条件(包括监管部门批准)。   分析师评论 作为在人力资源技术史上最大的交易之一,Ultimate Software同意以110亿美元的价格被一家私人股本集团收购。此举将使这家基于云计算的人力资本管理公司得以暂时摆脱华尔街的压力。 Constellation Research首席分析师穆勒(Holger Mueller)说,考虑到Ultimate似乎在蓬勃发展,并实现了稳定的同比增长,2月4日的声明令人意外。“通常情况下,私人股本投资者会收购陷入困境的公司或转型中的公司,但Ultimate做得非常好。” 这家成立29年的人力资本管理公司,提供包括工资、福利管理和人才获取在内的一系列工具,在160个国家拥有5000多名客户,在2018年实现了11亿美元的营收,高于2017年的9.4亿美元。它在中型企业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并一直在扩大客户基础,以支持规模更大的全球企业,这使得它在与Workday、ADP和其他行业领军企业的竞争中越来越有竞争力。 现在的问题是这次收购将对公司的长期业务前景产生什么影响。 在170亿美元的人力资本管理和薪酬软件市场,Ultimate Software是仅次于Workday Inc.的增长第二快的软件供应商。 "我的直觉反应是,对于员工和客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LaRocque LLC创始人兼首席HCM市场分析师George LaRocque表示。他说,该公司已经以进行重大研发投资而闻名,现在它不会被迫向公众股东提供季度回报,它将有更多时间和空间专注于长期战略。 他也不希望有太多的摩擦。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领导团队将至少在短期内留下来。 而且,由于该公司以员工为中心的企业文化而闻名,员工不太可能因为收购而逃离,即使是在兑现股票之后。股东将获得每股331.50美元,较当前股价有32%的溢价。 LaRocque称,"我们可能会在一两年内看到领导层的变动,但可以肯定的是,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 曾领导这家私人股本集团的赫尔曼与弗里德曼公司(Hellman & Friedman)曾在2007年牵头以18亿美元将人力资源软件公司Kronos Inc.私有化,其创始人目前仍在运营这家公司。“它与Kronos的合作历史可能是Ultimate未来走向的一个标志,”LaRocque说。“公司运营良好,转型进展顺利。” Mueller预测,客户可能还会留下来,部分原因是Ultimate具有吸引力的薪资工具。“人们总是在更换人才管理供应商,但没有人希望更换他们的薪资供应商,”他表示。“这使得它成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投资。” 此外Mueller预计,Ultimate将利用此次收购来支持其持续的全球扩张。去年,该公司收购了总部位于法国的人力资源公司PeopleDoc,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公司的全球扩张。他说,扩大全球业务可以帮助该公司更快增长,并在三、四年内重新定位上市。 虽然人力资源技术领域的并购交易不断发生,但Mueller和LaRocque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收购趋势。Mueller称,"没有其他像Ultimate这样有水准的公司能够私有化。"它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Ceridian刚刚上市,ADP、甲骨文和SAP等公司规模太大,根本无法收购。 与此同时,Mueller鼓励当前和未来的客户关注Ultimate的路线图,以及收购后它计划在哪里投资研发资金。该公司以投资新开发项目而闻名,但这笔交易将如何影响这一趋势仍有待观察。 “知道你的供应商下一步要做什么总是一个好主意,”他说。这是判断他们今天所做的选择是否符合公司未来需求的最佳方式。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Ultimate Software Announces Agreement to be Acquired by an Investor Group Led by Hellman & Friedman to Operate as a Privately Held Company Ultimate Software Sells for $11 Billion
    ADP
    2019年02月08日
  • ADP
    工作的未来:雇主和员工结盟 文/Brant Biggers 自由职业已经成为大多数雇主的劳动战略的一部分。但管理好它是一个不同的挑战。 人们都专注于了解“零工经济”及其对工作完成方式的影响。它们有如此多的细微差别,因此,那些了解当前劳动环境以及未来工作并成功适应的人,将会发现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趋势。 劳动力的发展对工人和雇主都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员工感兴趣的是利用他们的技能并且避免与这些技能无关的活动。此外,他们想推销并执行他们想做的工作,他们想什么时候做,他们想怎么做。 在ADP的2018年“工作的演变”研究中,80%的受访北美工人对于方便和效率来定义他们自己的工作时间表示“非常渴望或兴奋”;对于工人选择从事个人利益和影响社会的事情,81%的人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反应。在某些方面,这违背了传统的就业和“做任何需要做的事”的信条。 相反,雇主们仍然不断地降低成本,员工的工作量达到完美水平(没有空闲时间),工作迅速,质量高,有专业人才。所以,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成功的组合。 全职工作在这里没有危险,但雇用自由职业者的趋势却是真的。ADP调查中,有55%的受访者对雇主完全转向合同工的趋势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反应。这包括员工和雇主,突出了传统思维的转变。该研究还表明,大多数受访者(88%)认为,合同工的这一趋势正在或将在未来实现。 ADP最近收购了WorkMarket,这是一家为客户提供“FMS”(自由职业管理系统)的创新公司。这次收购源于一种被称为“零工经济”的现象。ADP公司WorkMarket拥有才华横溢的员工,他们让雇主和员工都能从零工经济中获益。 大多数组织已经在利用大量自由职业者或临时工取代传统的全职员工。虽然组织还在评估利用自由职业劳动的好处,但大量劳动力人口也越来越渴望从事自由职业。因为它感觉像是一个很好的协调机会,可能类似于工业革命。 如果这对雇主和员工都有利,那么挑战是什么? 传统的人力资源平台不是用来帮助雇主管理自由职业者以及工作如何完成的。今天,部门经理通常在电子表格中保留他们自己的承包商名单。雇主通常不能很好地了解这个人才库,因此,他们也会接触到一些与证书、背景调查以及其他对公司内部合规至关重要的项目有关的信息。 此外,还有财务方面的问题。许多组织对这一劳动力类别的成本没有很好的了解,以及他们是否能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最优质的工作。最后,要想在市场上推销一个自由职业的机会,聘用合格的人才,给予机会,跟踪完成情况,然后及时进行补偿并不容易。 与任何挑战一样,WorkMarket为创新者打开了一扇窗口,创建了一个解决方案,帮助雇主根据公司规则组织,管理和支付自由职业者。该解决方案提供了将自由职业者的劳动组织成所谓的劳动云或具有特定特征的劳动力池的能力。从那里开始,能向那些基于规则方法的合格人员推销任务。该任务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进行营销,自由职业者可以立即审查并接受任务和条款。 一旦任务完成,就会通过系统记录下来。然后,自由职业者可以选择按典型的应付账款支付,或者选择更快的付款计划。该系统提供了输入工作质量评级的机会,就像在亚马逊(Amazon.com)或优步(UBER)上看到的那样。通过这种独特的系统来组织和吸纳自由职业者完成工作,HR和财务领导对这一劳动范畴有了全面的认识。这使他们能够报告并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自由职业战略的成功程度。 自由职业和零工经济在这里。它们是未来工作的关键要素。因此,这个劳动力群体应该像全职员工一样,在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是可见的、透明的。很明显,自由职业已经成为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雇主的劳动力战略的一部分,而且很可能会增长。现在雇主需要关注如何更好地管理它。毕竟,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多数雇主用电子表格为全职员工管理人力资源数据。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以上为AI翻译,观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The Future of Work: Employers and Workers Aligning  
    ADP
    2018年10月09日
  • ADP
    区块链在薪资系统中的应用讨论,ADP已经在部署开发 以下由HRTech AI翻译完成,仅供参考。 主要的人力资源技术供应商正在开发工资区块链应用程序。初创公司已经在使用区块链进行支付。但可行的商业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区块链技术加速进入主流业务,全球巨头薪资和人力资源技术供应商ADP已经部署了一个开发区块链薪资系统的开发团队。 Kronos是另一个主要的人力资源高科技公司,正在以其高层管理人员的话来说,对薪资和其他人力资源应用程序“积极评估”区块链。 与此同时,一些初创企业表示他们已经在区块链薪酬和跨境支付方面开展业务。   区块链潜力和工资单警示 这一活动发生在区块链在HR技术开发的最初阶段,ADP和Kronos承认。 一些观察家坚决对新兴技术持怀疑态度。许多人认为真正可行的商业用区块链薪资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对于ADP和其他公司而言,区块链在网络安全,身份验证和自动化安全交易等领域的前景使其看起来非常适合在全球转移资金以支付员工的过程。 “就区块链应用程序和工资单而言,首先出现的问题之一是......不仅更快的跨境支付,而且更便宜且不易出错的跨境支付,”企业战略副总裁Tashina Charagi说。在ADP。   用区块链支付临时工   Charagi说ADP也看到周围blockchain同一天支付的队伍,队伍的不断壮大潜力的演出经济谁想要实时支付和避免发薪日贷款的工人。 她说:“工人和他们的雇主现在正试图进行更灵活的付款。” “要在区块链技术上做到这一点,应该能够在薪资领域获得牵引力。” 工人和他们的雇主现在正在试图进行更灵活的支付。要在区块链技术上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在薪资领域获得支持。 Tashina CharagiADP公司战略副总裁 至于Kronos,Workforce Ready集团副总裁兼总经理Bob DelPont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Kronos还认为区块链对于支付经济型员工和其他人力资源职能可能有用。“区块链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来帮助组织简化和加速重要的人力资源活动,”DelPonte说。“这可以从招聘过程中的身份验证过程,新员工上传个人文件(如他们的银行账户或税务信息)到区块链,到基于区块链的工资分配给没有银行账户的员工。”   大型HR技术供应商可以做区块链吗?   但是,尽管ADP和Kronos在区块链薪酬舞台上的出现似乎可以为人力资源技术中仍然新兴的技术提供可信度,但一些观察人士并不相信。 Nucleus Research的人力资本管理(HCM)首席分析师Brent Skinner表示,他对大型供应商迅速将区块链薪资系统推向市场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尽管他认为人力资源技术领域的区块链具有重大的长期潜力。 Skinner指出,尽管两家公司最近都推出了更多创新产品,但ADP和Kronos都迟迟未能将其系统迁移到云端。同时,更敏捷的仅云HCM供应商,如Ceridian和Ultimate Software,一直在创新更成功,他说。 “ADP和Kronos 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打击现代HCM技术的打盹按钮,而且这些公司是否终于醒来并起床了,还有待观察,”Skinner说。 “如果ADP能够明确界定和缩小创新的范围,那么他们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但是就区块链薪资而言,广义而言 - 薪资是ADP的基本表现 - 可能有点小不同,“他说。“工资单是HCM的中心,而HCM的区块链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   启动会进行区块链支付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人力资源技术区块链在金融服务和医疗保健行业的区块链背后,少数初创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基于区块链的支付软件。 位于基于区块链的国际工资支付和支付处理公司Bitwage的创始人兼总裁Jonathan Chester 表示,该公司拥有约10名员工,并且正在增长。 截至目前,切斯特表示,Bitwage在支付方面的主要业务是处理跨国工资支付,为巴西许多IT服务商提供跨境工资支付服务,为美国雇主提供服务。 Bitwage还使用区块链加密货币比特币为员工提供福利,如退休或投资账户。   在支付方面,比特沃特利用比特币转移资金,然后将比特币转换成当地货币支付工人,该公司表示比特币的成本要低于常规转移资金的成本。 同时,Bitwage使用区块链来验证经济型工人的资质和工作历史。 该公司有自己的合规计划和一名合规官员,一名巴西律师。 “我们非常非常认真地遵守规定,”切斯特说。 切斯特说,区块链的一个优势是能够简化财务通道,因此不需要每个国家都有子公司。 “在支付方面,区块链将创造这种直接面对用户的情况,当你雇用这些工人时,你不需要建立一个本地实体,”切斯特说。   具有数字身份的工作者 Bitwage背后的理论之一是工作人员很快就能通过拥有便携式,可验证的区块链历史来控制自己的数字身份。 这个有点未来主义的概念得到德勤公司卓越主流Bersin公司人力资源研究负责人Jeff Mike的支持。 现在,一个为四五家不同公司工作的人有不同的记录,每个雇主都有不同的记录。 迈克说,“区块链在世界经济趋向于临时工的力量中承诺更加以个人为中心”。   “ Blockchain的承诺,在其早期的应用中,并且从长远来看,都侧重于一个安全的数字身份,比数据库更安全,”Mike说。   作者: Shaun Sutner
    ADP
    2018年04月12日